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

A. 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

A. 工官监管的夜市    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 物流通畅的草市    D.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

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 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 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 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订了《虎门条约》,该条约确定了进口关税率在货值的4%到13%之间,平均为5%;出口税在1.5%到10.75%之间。该规定表明

A. 清朝取得以较低关税向英国输出商品的权利

B. 从长远来看低关税有利于中英两国间的贸易

C. 清政府实际上放宽了对英国输华商品的限制

D. 对清政府的生丝、茶叶和瓷器出口更为有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字林西报》报道:1927514日,上海最著名的买办世家席宝顺的儿子以反革命罪被捕,五天后,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516日,上海最大的酒业商人赵继镛被以同样罪名逮捕,交20万元后释放;棉纺织厂主许宝箴的儿子以共产党罪名被捕,交67万元后释放……。材料说明(    )

A. 蒋介石政府勒索敲诈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

D. 国民政府在上海对企业征收重税以镇压革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 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鱼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来清政府派人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举措

A. 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权益    B. 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C. 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 遏制了列强对我国渔业资源的掠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工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它: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②推动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给民族工业也带来了不利因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和不足。不足是指

A.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A. 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B. 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 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 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分配要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十七大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新时期分配制度的演变反映了

A. 政治体制改革使分配制度更合理    B.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

C. 分配制度改革意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    D.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所著的《全球文明史》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目中这样论述到:欧洲的海上霸权和大西洋与太平洋航路的开通,在世界历史上造成了三个重大后果。其一,为食物、疾病和一些工业制品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其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世界经济,首次将美洲包括在国际贸易中,并为欧洲和亚洲确定了不同的框架。其三……”根据你的理解,省略号部分最合适的表述应该是(   )

A. “促使哲人们去寻找和发现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B. “一个基于议会理念之上的政治制度逐渐成型并走向成熟。

C. “孕育了被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崭新的生产方式。

D. “为西方以殖民的方式直接进入世界的某些地区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现代化史观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表明

A. 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 亚洲国家最富有

D. 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师夏(1801-1850)在《经济和谐》序言中写道:政府活动基本限于保证秩序,安全和正义越过这个限度,就是对良心、智力和劳动——一句话,对人类自由的侵占。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相似?(   )

A. 圣西门    B. 马克思    C. 凯恩斯    D. 亚当·斯密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 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D. “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    B. 调整农业结构

C. 复兴工业生产    D. 实行社会救济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之际,德国人正在为自己有着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十多年来大多数城市房价没有上涨而自豪。其秘诀就在于德国以宪法为主导的健全的法律机制及国家实行的福利住房政策。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②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③缓解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④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缩小了社会福利的规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1—1963年执政)上台后指出:“去年春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确是降低了……向国会提出一些法案……通过在自助的基础上临时延长失业救济金期限的办法来改善失业补助……鼓励建造住房和建筑物……从税收方面鼓励正常的生产投资;加紧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物价稳定。”这说明肯尼迪

A. 面对“滞涨”危机调整经济政策    B. 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

C. 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 将国家立法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A. 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 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C. 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D.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商业广告在建国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B.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C. 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D. 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4~15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段;16~18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18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1)指出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

(2)20世纪20—30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分析其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界掀起“现代化研究”的高潮,指出其国内和国际政治背景。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云:积谷防饥,养子防老。……“成由勤俭败由奢”,已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箴言和人生座右铭,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

——李锦伟、张明富《明清农村生活消费观点演变因素新探》

(1)请简要分析形成材料一中消费观的原因。

材料二总体上,中古时代的欧洲,人们的消费意识很淡。近代早期(1500一1750年),欧洲进入一个消费意识日渐增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薄伽丘指出:“炫耀、打扮以及实现个人的每一个欲望,似乎成了最正确的人生目标”。……在这250年间,铺张浪费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欧洲“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此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