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

A. 公民政治的重要性    B. 民主政体的普遍性

C. 民主决策的便捷性    D. 城邦政体的多样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贵族子弟从7岁到18岁,要送入国家的教育机构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使他们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顺从、爱国等品质。女孩同样也要接受体操和军事训练。其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国民素质    B. 捍卫政权稳定

C. 争夺希腊霸权    D. 抗击波斯侵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

A. 陶片放逐法的实施

B. 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

C. 雅典公民大会的盛况

D. 雅典公民广泛参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民主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了。”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制

A. 消除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对立    B. 激化了雅典内部矛盾

C. 巩固了雅典奴隶主统治    D. 奠定了雅典的霸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共有陪审员印6000人、议事会成员500人、各种官吏700人、弓箭手1600 人、骑士1000人、卫士1000人、重装步兵2500人:每天领取津贴的公职人员多达2 万,占公民人口总数的1 / 2 。陪审员虽属兼职,但每人每年花在案件审判上的时间约为150-200天。这反映了

A. 雅典民主制度的成本巨大    B.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 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体制本来就十分荒唐,他(雅典)的全体民主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民主,其乱哄哄的投票场面难以反映出真正的民意,产生正确的决策。为此,苏格拉底主张

A. 精英治国    B. 公民治国    C. 抓阄选举    D. 部落政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亚里士多德说: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这反映了雅典( )

A. 奴隶不受宪法保护    B. 公民权利受到抑制

C. 缺乏法治精神    D. 民主存在欺骗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末,亚西比德煽动性演说误导公民大会批准远征西西里。而反对派利用公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亚西比德渎神等决议,结果导致远征军的覆灭。这反映了雅典存在

A. 坐庄式的轮番而治    B. 间接民主的随意性

C. 独裁统治的武断性    D. 国家决策的非理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A.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 使地域政治开始取代血缘政治

C. 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 易导致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 直接式民主    B. 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C. 万民法    D. 轮番而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伯尔曼认为:以色列、古希腊、古罗马变成西方文明的精神原形,主要的不是通过一个保存或继承的过程,而是通过采纳的过程,即西方把它们作为原形加以采纳。除此,它有选择地采用了它们,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部分。在这里他主要强调了(   )

A.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渊源

B. 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C. 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对近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性

D. 近现代西方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C. 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D. 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古罗马,指称“法”的有两个词:ius和Lex。ius指自然形成的法与习俗,lex指有关命令和禁止的正确理性。可知,罗马法蕴含了

A. 契约精神    B. 民主思想

C. 法不阿贵    D. 制约平衡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经,法律规定)”。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由此可见,两则材料都

A. 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表明了法律的宽松灵活

C. 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D. 反映了重罪轻判的理念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A. 开放性和灵活性

B. 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 随意性和实用性

D. 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外邦人案件的裁判官。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这表明

A. 万民法都是由裁判官制定的

B. 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

C. 万民法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

D.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每一个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这一案例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公平和公正

C. 谨慎履行契约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公元3世纪初,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首都的社会关系。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凑成的阶级(或集团):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广大的群众——奴隶。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从法律角度看,这反映出(     )

A. 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

B. 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

C. 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

D. 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奴隶是根据万民法的制度,一人违反自然的权利沦为他人财产的一部分……一切奴隶地位没有任何差别”,“对于一切被释放的自由人(原奴隶),不问被释放者的年龄、释放者的权益或释放的方式,一律给予罗马公民资格”。由此可见

A. 万民法已取代公民法    B. 奴隶作为法律客体受到保护

C. 法律赋予奴隶人格平等    D. 罗马人均为社会的权利主体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 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B. 提倡不同等级间的市民通婚

C. 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 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B.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C. 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D. 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英国史学家梅因指 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以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 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 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 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2世纪初,欧洲开始了罗马法的复兴时期,它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被合称为欧洲中世纪的三大运动。这种说法是基于罗马法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 司法实践中相互妥协原则

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D. 天赋人权的自然法则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和封建制法更为详尽,……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材料表明罗马法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具有深远影响和实用价值

C. 保障罗马人的私有财产

D. 在古代法律体系中最完备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了雅典政府敦促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措施,这就说明民主参政成为雅典人民的一种义务了,C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排除。B选项说法错误,题干知识反映有民众不去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民众态度,排除。题干强调了雅典政府敦促公民参加公民大会,而不是强调政府丧失民众信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中学联盟]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古代雅典公民自杀前必须提出申请,而未经允许的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对公民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雅典的法律体系在当时并不完备,故A项排除;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B项排除;自然法则强调人的自由是天生的,故根据自然法则,自杀也应该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故排除D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但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其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材料“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说明罗马法是近代大陆的法律基础,故选A;罗马法维系的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而欧洲近代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所以罗马法不可能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排除B;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民主制度而非资产阶级民主,排除C;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说罗马法改革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D。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中学联盟]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八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C

【解析】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是仍以保护贵族的利益为主,贵族依旧保持着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排除A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表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B符合题意;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常理。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的作用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法律规定,公民在出现严重政治争论的时候,保持中立或不参与的,将被剥夺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雅典

A. 公民个人权益受到限制    B. 公民的参政热情消退

C. 重视培养公民政治素养    D. 公民政见的高度一致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法律规定,公民在出现严重政治争论的时候,保持中立或不参与的,将被剥夺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雅典

A. 公民个人权益受到限制    B. 公民的参政热情消退

C. 重视培养公民政治素养    D. 公民政见的高度一致

【答案】A

【解析】出现严重政治争论时公民如不表明立场则被剥夺公民资格,说明公民享有和行使的权利并不是充分自主的,而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对公民政治素养的“培养”,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它不仅要解决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还要对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所有活动做出详细决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7、18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显得格外狭窄。政府的职能范围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等,政府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摘编自黄旭《现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及组成方面的不同。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它不仅要解决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还要对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所有活动做出详细决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7、18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显得格外狭窄。政府的职能范围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等,政府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摘编自黄旭《现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及组成方面的不同。

【答案】(1)结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

影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专制制度下的政府,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

(2)共性:政府职能受到其他公共机关的严格监督和制约。

(3)不同:古代中国的政府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机构,是由君主及其选派的幕僚组成;西方国家的政府是由代表国家执政的群体组成,官员是由选举产生,具有民主的特点。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强调了两点,一是中央权力即中央集权,二是君主权力即君主专制,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也就很容易解答了。影响既要突出积极影响又要突出消极影响即可。

(2)材料二和材料三均强调了政府职能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监督和制约,所以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也就容易解答了。

(3)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主要突出中国的是君主专政,而西方的是群体执政,中国的组成方式主要突出是由君主及其幕僚组成的,而西方则是由选举产生的。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人华民交涉词讼一款: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其英商欲行投票大宪,均应由管事官投递,禀内倘有不合之语,管事官即驳斥另换,不为代递。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免滋讼端。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

——《通商章程》(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

(1)据材料一,概述罗马的司法变动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则材料中司法变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人华民交涉词讼一款: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其英商欲行投票大宪,均应由管事官投递,禀内倘有不合之语,管事官即驳斥另换,不为代递。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免滋讼端。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

——《通商章程》(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

(1)据材料一,概述罗马的司法变动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则材料中司法变动的影响。

【答案】1)变动: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

2)罗马:缓和外邦人与本国公民的矛盾;巩固帝国统治。

中国:侵犯中国司法主权;袒护外国人;客观上减少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司法诉讼量;客观上促进中国司法近代化。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变动,据材料一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 450 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得出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

2)据材料一中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得出,罗马:缓和外邦人与本国公民的矛盾,巩固帝国统治;据材料二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得出侵犯中国司法主权,袒护外国人,据材料二勉力劝息,使不成讼”“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得出客观上减少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司法诉讼量,据材料二一八四三年十月并结合所学,得出客观上促进中国司法近代化。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