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佛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C.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 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A.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 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这表明

A. 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 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 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

A. 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贫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

A. 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B. 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

C. 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D. 从长安城的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B. 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C.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 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 南方地区逐渐开发    B. 北方经济盛极而衰

C.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B. 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

C. 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    D. 私有制兴起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该表所能反映的是(  )

A. 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大大超过北方

B. 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

C. 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 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 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

B.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C. “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 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A. 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 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 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 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 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圈地运动的发生    D. 宗教改革的发端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 天主教的传播    B.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日不落帝国形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其主要依据是蒸汽机的使用

A. 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 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C.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 使人口向城市集中到一起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

A. 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 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 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 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此后,自行车先后出现铁制车轮、钢辐条、链条、无缝钢管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气轮胎的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A. 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 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 列强的侵略    B. 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C. 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 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对近代服饰风格演变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

政府倡导推行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

③“易服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

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A. 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 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

C.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如果为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 “清王朝自救运动”    B. “近代工业的起步

C. “实业救国的浪潮”    D. “民族工业的春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 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 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 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 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 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A.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B.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C. “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D. “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 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 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 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详细信息
36. 难度:困难

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②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A.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 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1958年6月12月,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的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这反映出

A. 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推动社会发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科学家的工作热情

C. 科学家的科学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D. 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正潜滋暗长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

A. 一五计划的实行    B.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0.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