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 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 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D. 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成方式为×××”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黎纪瓦特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

A. 农业灌溉的需要    B. 旅游观光的需要

C. 商品运输的需要    D. 对外扩张的需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92年,许多国家举行了纪念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的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面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这样说的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各种病菌大量传入美洲,印第安人数量大减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到美洲

C. 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 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A. 成为海上马车夫”    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 率先开辟新航路    D. 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凡尔纳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尚未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

三轮汽车        内燃机轮船       蒸汽机车       螺旋桨飞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 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B. 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

C.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D.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汽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08全国卷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化进程加速    B.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 对外移民的增加    D.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 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 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反映了

A. 德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B. 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 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 德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 调整农业结构    D. 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

A. 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 推行福利政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 普遍实行政府干预

C. 实行计划经济    D. 倡导新经济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 实行美元贬值

B. 规定工资标准

C. 规定工作日时数

D. 兴办公共工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风靡美国的经济思想是

A. 亚自由放任主义    B. 凯恩斯主义    C. 供给学派理论    D. 货币学派理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美国70年代发展呈“滞胀”状态的直接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B. 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

C. 国家干预经济的恶果    D. 长期奉行“赤字财政”的恶果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主要模式是

A. 混合市场经济    B. 计划指导型经济    C. 社会市场经济    D. 政府主导型经济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美国罗斯福政府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缩减任务的农户,其直接目的是

A. 缓和阶级矛盾    B. 使生产和消费趋于平衡

C.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统治    D. 刺激出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 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 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 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央视《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体制的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其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

由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决定的  由美国国情决定的 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民主传统  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罗斯福个人的素质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A.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二战后,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为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而采取经济政策是

A. 大规模赤字政策    B. 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C. 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D. 适当增税、鼓励消费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 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 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 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斯大林模式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 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有一段时间,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以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以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是(  )

A. 沙俄统治时期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 新经济政策时期    D. 斯大林体制时期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 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 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 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 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 苏联国内交通建设的落后    B.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21年至1922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事私商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工人、知识分子、退伍军人、旧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大量的家庭主妇。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

B. 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国家放弃了对贸易的全部垄断

D.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公开的贸易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2012年3月泰安一模)下表是1926一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所呈现的特点有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牺牲农业片面强调重工业

③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④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2011年9月,随着利比亚开始从冲突中复苏,该国请求国际组织在公共开支、基础设施修复等方面提供长期贷款,可以提供该贷款的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2012年3月怀化市一模)随着《里斯本条约》的正式实施,欧盟首位总统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这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推动欧洲实现政治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二战后法德的和解    B. 联合应对苏联的威胁

C. 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D. 共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美元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C. 英镑维持了其货币制度的中心地位    D. 美元与各国货币可以等值交换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联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地点是

A. 西雅图    B. 汉城    C. 堪培拉    D. 上海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下列国家中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又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是

A. 中国    B. 美国    C. 澳大利亚    D. 巴西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组织的出现,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    B.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C.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D. 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公平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材料1: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9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世界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2: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的地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叹世界史净(第六卷)请回答:

(1)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二战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3)材料2反映了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在世界上地位的何种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