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桂林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    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    D.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苛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这首诗几百年来,到处在传诵,被后人比作为与孔子在川之叹和孟子的倚栏之观相媲美。诗人以借景抒怀、借物言志的手法,说明读书要追根溯源,找到知识的源泉,才能融会贯通。据材料,作者意在强调

A. 人性本善    B. 格物致知

C. 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    D. 知先行后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祓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A. 六部官员工作繁忙,勤劳思政

B. 六部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C. 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很不平衡

D. 冗官问题严重,吏治腐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看人认为“China”是昌南镇的音译,也有人认为是“秦”的音译,但也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hina”,(支那)一词的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

A. 经济结构    B. 文化类型    C. 社会形态    D. 历史传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C. 江南地区存在雇佣关系    D. 封建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 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 爱国主义    B. 民主科学

C. 追求真理    D. 平等进步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 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 汉族士兵投机革命

D. 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了“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西方记者惊叹,这是自游牧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这是中华民族的出埃及记,某地成为中国的迦南。这不仅仅是一次民族生命的死里逃生,这也是中国南宋、明末以降民族精神凤凰涅槃式的现代复兴,而且是整个东方历史性惊觉奋起的史诗图景。材料中被称为“中国的迦南”的某地是

A. 武汉    B. 昆明    C. 重庆    D. 延安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下图是一张新闻照片,显示的是1938年9月18日,济南街头人们手持五色旗游行,队伍中出现两个玩偶,一个是“祸国殃民的蒋介石”,一个是“助纣为虐的宋美玲”。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

A. 消减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日意志    B. 揭露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的破坏

C. 表达中共“打倒美蒋”的态度    D. 表示山东军阀对中央政府不满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    B. 中共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国家对工业建设十分慎重    D. 法制欠缺,国家制度不完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 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 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依据雅典法律,任何自由人无权任意杀死奴隶,奴隶主人之外的其他人也无权随意侮辱和伤害奴隶,奴隶在受到虐待忍无可忍之际,还可以逃到提修斯神庙和复仇女神神庙寻求庇护并要求更换新的主人。这表明

A. 奴隶获得了基本的人权保障

B. 雅典法律成为奴隶追求解放的武器

C. 自然法原则得到了普遍体现

D. 自由民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己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 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 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信仰自由

D. 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三十年战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 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 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所评论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就

A. 国家结构形式而言    B. 政权组织形式而言

C. 国家性质而言    D. 权力运作模式而言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22年5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为六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但主人必须同农工一起劳动,此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颁布法令的主要目的是

A. 允许商品货币关系存在    B. 防止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复辟

C. 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D. 创造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人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措施

A. 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均完全摈弃了凯恩斯理论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苏联领导人

A. 放弃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

B. 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

C. 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一定改善

D. 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

A. 经典力学    B. 蒸汽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作者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同时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使读者在凄然的笑声之后去回味,去思索。下列作品与其创作流派一致的是

A.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 《人间喜剧》

C. 《安徒生童话》

D. 《等待戈多》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A. 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 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

C. 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D. 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威胁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时珍(1518——1593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食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个寒暑……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

材料二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年),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进化论被恩格斯成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时珍科学研究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草纲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达尔文科学理论产生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达尔文与李时珍科技成果的时代特点。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与西北少数民族实行茶马互市制度。朱元璋洪武(1368~1398年)年间实行了金牌制度,使中央政府有效地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在当时,金牌具有法律作用,任何个人是不允许染指茶马贸易的,民间贸易在严厉取缔之列:“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明初的这种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对舞弊走私者严惩不贷,即使对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巡茶御史刘良卿说:陕西地区设立三茶马司以收茶易马,“虽以供边军征战之用,实以系番夷归向之心”。

材料二

弘治三年(1490),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和临洮三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3000斤,而官府收缴其中的40%的实物,剩余部分则允许商人自由出售。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承认了民间民族贸易的合法性,茶马互市中的“民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一席之地,对于政府来说也是有坐收其利之功效。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为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以上材料均摘自《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期茶马互市政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后茶马互市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