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
2. 难度:中等 | |
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 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4. 难度:简单 | |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拔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 ) A. 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 B. 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 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 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
5. 难度:中等 | |
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 A. “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B. 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 C. 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D.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
|
6. 难度:简单 | |
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 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 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
|
7. 难度:简单 | |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仞,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 A. 慈禧太后同意有限变法 B.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志同道合 C. 慈禧太后支持全面变法 D. 光绪帝欲借助改革夺回政权
|
8. 难度:简单 | |
1913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条令:“自今为始,凡隶届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此政策可能引发 A.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B.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量锐减 C. 官办企业私营化 D. 工厂倒闭国家经济动荡
|
9. 难度:简单 | |
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 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 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
1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 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 是 A.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 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 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 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11. 难度:简单 | |
英国在1932年公布“进口条例”,规定输入英国的货物一律从价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同年召开的渥太华帝国经济会议上,本着“己国生产者第一,帝国生产者第二,外国生产者最后”的原则,英国和自治领及自治领之间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这一做法的影响有( ) A. 解决了英联邦内部贸易矛盾 B. 加剧国际贸易关系紧张 C. 进一步规范了世界贸易秩序 D. 英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
|
12. 难度:中等 |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 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C. 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D. 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
13. 难度:困难 | |
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三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四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 ——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 (4)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哪些要素?按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
16. 难度:简单 |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 弹(330 万吨 TNT 当量)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 了 2 年零 8 个月,比美国少用 4 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 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 年 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率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 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 年 1 月 9 日,获得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 500 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
17. 难度:困难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于是斟酌旧制,奏增府一,曰台湾;县三,曰台湾、云林、苗栗;生番窟宅于台南北七百里,岁恶民千余,盗贼出没其间。土豪假防番悬金募士,抗官吏,违号令,赋税不以时至。铭传将吏分路剿抚,时亲督大队入山,南中北三路及前后山诸番皆薙(ti除去)发归化。又念足兵必先足食,于是丈田亩,茶盐、金之税,充羡府库。始至,岁入金九十万,后至三百万。因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要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穴山梁水,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台防益固。 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之日,户部忽奏请:“天下海军,十年内毋增舰炮”。铭传喟然叹息曰:“人方惎(ji憎恨)我,我乃自决其藩,亡无日矣”。鸿章争之不得,铭传遂上疏求去。去四年而朝鲜之难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为治理台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铭传的治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