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 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 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 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
2. 难度:中等 | |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 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 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
3. 难度:压轴 |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
4. 难度:简单 | |
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由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且不知所极矣。”材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兼并 B. 农民负担沉重寻求庇护 C. 当时租佃关系开始兴起 D. 豪强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
5. 难度:中等 | |
“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 A.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 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 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 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
|
6.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 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 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
7. 难度:困难 | |
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 A. 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 B. 官场争斗十分激烈 C. 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 D. 文臣注重道德操守
|
8. 难度:压轴 | |
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A. 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 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 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 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
9. 难度:中等 | |
据史料记载,明初政府每年仅从北方各省就征收棉布有一百几十万匹,以后逐渐增加。如弘治十五年仅山东地区棉布征收数额就达29.6万匹,到万历六年征收数额就增长到60万匹。七十年间整整翻了一番。这从侧面反映了明代 A. 手工业赋税负担沉重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棉纺织业的不断发展 D. 北方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
10. 难度:中等 | |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 A. 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 B. 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 C. 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 D. 主张“中体西用”思想
|
11.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中国19世纪70—90年代进出口商品价值简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单位:万海关两)
A. 西方国家利用科技进步和流通的发展,对中国展开巨大贸易攻势 B. 外国商品输入的优势主要依靠鸦片贸易获得 C.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已经无法抵挡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洪流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A. 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 B. 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C. 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 D. 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
13. 难度:中等 | |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通军报为笫—要务,而其本則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根据材料推断,盛宜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亊业 A. 引进西方电讯技术 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C. 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 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
14. 难度:简单 | |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5. 难度:中等 |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D.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
16.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发昌机器厂一农工商总局一《新青年》一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一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一同盟会成立 C. 金田起义一总理衙门一《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一京张铁路局一《新民主主义论》一一届人大召开
|
17. 难度:简单 | |
1936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指示,要求尚未分配土地的地区,今后应执行不没收富农的财产,以及富农有与贫下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的新策略。这一新策略 A. 放弃了土地革命的要求 B. 有利于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 适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D. 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
18. 难度:中等 | |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工农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827.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1249.9亿元,增长51.1%,平均每年增长8.6%。工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270.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5.6亿元,增长98.3%,平均每年增长14.7%。这一规定 A. 解决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 体现了经济发展急躁冒进的政策方针 C. 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D. 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
19. 难度:中等 | |
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A.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 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 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 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
20.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B.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济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D.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21.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 A. 宗教神话的传播 B. 人文精神的觉醒 C. 崇尚运动的风尚 D. 公民政治的实行
|
22. 难度:中等 | |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
23. 难度:简单 | |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
24. 难度:中等 | |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国会于1877年颁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年通过《民法典》,1897年通过《商法典》。这些法律 A. 说明帝国国会有完整的立法权 B. 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C. 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D. 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
|
25. 难度:中等 | |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C.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
26. 难度:中等 | ||||||||||||||||||||||||||||||||||||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 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 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2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A、B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 欧洲与美国实力的消长 B. 主流经济理论的演变 C. 美国与苏联实力的消长 D. 主要社会制度的演变
|
28. 难度:压轴 | |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
29. 难度:简单 | |
1950年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驱逐。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A. 美国对亚洲采取敌视政策 B. 美国控制中国的图谋破产 C. 两极格局在政治领域凸显 D.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
|
30.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与T工人斗争的诉求依次地表现为,在18世纪是“公民权利”,19世纪主要集中在“政治权利”,进入20世纪,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利”。“社会权利”的诉求主要表现为 A. 争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利 B. 争取与个人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 C. 争取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权利 D. 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31.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A.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 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
32. 难度:简单 | |
进入20世纪70年代,维护国家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反对跨国公司的控制和掠夺,管制和没收外资企业的斗争有所发展。1976年,发展中国家接管了1447家外国企业。目前,大部分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都实行了国有化,其他原料生产国也通过逐渐增股直至国有化的办法把某些重要原料掌握到本国政府手里。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 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抵制作用 C. 自然资源成为南北争夺的重点 D. 当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青年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必须用“力”(劳动),而“力”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墨子·节葬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口思想》 材料二: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己经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其中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如果说“生产力压迫人口”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低生育率趋势不仅将长期化,而且将内卷化,卷入“低生育——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之中。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穆光宗《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选择》 材料三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过3次人口增长的高潮: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至1859年以前。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南北战争后的1862年至1915年。 第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946年至1965年间。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从美国建国到其人口增长到1亿用了139年的时间,而从1亿增长到2亿则只用了52年,从2亿增长到3亿更是只用了短短的39年,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或不确定因素……显而易见,在亨廷顿等美国的政治精英们看来,外来移民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严重威胁到美国传统的白人基督教文明,重塑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立国之本——由西方文明所界定的民族认同以及美国信条原则所界定的政治原则,从而“导致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利坚分裂国’。” ——摘编自高英东《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关于人口问题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人口政策的制定。
|
34.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外交秉承“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外交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并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起见,双方同意基于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缔结本协定。 ——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十三国时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时候,严格遵守以下原则(节选):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又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1964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材料三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请回答: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
35. 难度:困难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87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埋设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制臣为学堂教习,讲授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数、理化之学。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并兼任学生监督.西学堂首批招收64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刘铭传上书朝廷说:“冀各学生砥砺研磨,日臻可用。而台地现办机器、制造、煤矿、铁路,将来亦不患任使无才。”1886年,台北与大陆的海底电缆铺通,刘铭传遂于1890年设立电报学堂,聘请外国教习教授电报技术,刘铭传还曾经筹备建立日学堂,培养一批能阅读研究日本情报资料的人才,以防范日本入侵,但随着刘铭传的卸职,筹建日学堂的计划破产。 1890年,刘铭传在台北设立番学堂,先选大嵙嵌、屈尺、马武督之番童二十名而教之,聘罗步韩、吴华龙、简受禧为教习,课以汉文、算数,旁及官话、台语。起居礼仪悉仿汉制。每三日,导之出游,以与汉人晋接,消其顽犷之气,生其观感之心。番学堂中成绩优秀者以生员例给予“番秀才”的称号,以示褒奖。 ——摘编自胡海印《论刘铭传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台湾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教育改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