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2. 难度:中等 | |
《黄墨航杂志》载:明代景德镇“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据此可知,明代的景德镇 A. 制瓷技术明显超过前代 B. 民营制瓷业兴旺发达 C. 不受政府抑商政策影响 D. 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淸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 闭关锁国到被迫幵放的过程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 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 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
4. 难度:简单 | |
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该社论旨在 A. 坚持实业救国理想 B. 促进五四运动发展 C. 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D. 肯定工人爱国行动
|
5.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 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 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 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
|
6. 难度:中等 | |
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到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欧洲人消费水平较高 B. 工业革命使物价大涨 C. 前者反映了商业革命 D. 后者反映了价格革命
|
7. 难度:中等 | |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是 A. 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 B. 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伦敦→纽约 C. 佛罗伦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D. 阿姆斯特丹→伦敦→佛罗伦萨→纽约
|
8. 难度:中等 | |
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
|
9. 难度:中等 | |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 A. 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 有利于缓和英国的社会阶级矛盾 C. 反映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 D. 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
|
10.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政治前提是 A. 英国经济的急剧衰退 B.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 C.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有重大进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普遍确立
|
11. 难度:中等 | |
1933年,美国政府愈识到以往的禁酒令己经不合时宜,于是国会迅速通过了深得民心的啤酒法案,美国人民载歌载舞,开怀畅饮。这反映了 A. 大萧条对民众心理造成冲击 B. 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啤酒业消除危机 C. 危机缓解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D. 政府扩大国内市场以抵制外国倾销
|
12. 难度:简单 | |
1933年,美国90%的企业在其产品上印制了下图所示标志,这表明这些企业愿意 A. 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制定的法规 B. 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经营方式 C. 承担救济和公共工程建设项目 D. 全面执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
13. 难度:简单 | |
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 增加货币发行量 B. 扩大政府开支 C. 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 增加政府税收
|
14. 难度:中等 | |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A. 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 B. 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 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 D. 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
15. 难度:中等 | |
某西方学者指出:“当(俄国)几百万人在乡村挨饿时,年轻的共产主义者把苦难和恐惧的这些年当作英雄时期。这些年出生的婴儿许多都取了诸如‘小五年’(为女孩)和‘计划’(为男孩)这样的名字,以此反映他们父母的政治倾向。”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 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困难 B. 工业化建设激发民众生产生活热情 C. 法西斯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联 D. 农业改革失误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
|
16. 难度:中等 | |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D. 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
17. 难度:中等 | |
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贸易自由化 B. 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18. 难度:简单 | |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 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③是由于国家找到了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B. ④到⑤的变化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遇到了挫折 C. ①④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 D. ②低谷的形成是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严重失误
|
20. 难度:简单 | |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
21. 难度:简单 | |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 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
22.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比喻上海浦东地区,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 B. 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 C. 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整体实力强 D. 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
23. 难度:中等 | |
漫画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如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A. 英镑与美元争夺世界货币中心地位 B. 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急需建立 C. 对世界经济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 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在孕育之中
|
24. 难度:中等 | |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问世。同时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也即将组成,欧洲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强。这有利于构建 A. 区域统一的世界 B. 多元并存的世界 C. 欧洲协作的世界 D. 欧美均衡的世界
|
25. 难度:中等 | |
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形势要求,中国将坚持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新形势”反映了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特点是 A. “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强 B. 南北差距的加大,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 C. 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 极端恐怖主义的存在,金融危机的持续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
27. 难度:中等 | |||||||||||||
人口流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它会给不同的文明带来冲击与碰撞,也会促进了不同生产方式的传播与交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
——引自《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材料三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葛剑雄《移民:牵动中国历史棋局的人们》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累计达139.15万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以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国际劳务人员输出以对外劳务合作派遣为主。截至2007年底,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 ——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60年的足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 (2)归纳材料二的现象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
|
28. 难度:中等 | |||||||||
金融机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当行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机构。典当最早称为“质”,《说文解字》意为“以物相赘”,“以物质钱”。在古代中国,典当业是维持农业、手工业的再生产和解决生活急需的重要工具。随着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都长安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如柜坊经营收受存款,保管财物,质库经营抵押放款。宋代城市化水平提高,典当成为正式行业,高宗曾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并免除捐税徭役,“朝奉”从此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时代,随着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明实录》记载:“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 ——据《中国古代金融业》等 (1)指出古代典当行的主要职能。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典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表:中国通商银行大事年表
——据《上海金融志》、《中国金融家》等整理 (2)指出近代中国银行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商银行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的影响。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