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 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 “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 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 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
2. 难度:中等 | |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 马歇尔计划 C. 丘吉尔“铁幕演说” D. 杜鲁门主义
|
3.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 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
4. 难度:简单 | |
下边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包括( )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民主德国
|
5. 难度:简单 |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发动侵朝战争 B. 成立经互会 C. 成立华约组织 D. 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
6.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下列各项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事实的有 ①柏林墙的修建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朝鲜半岛分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说: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A. 德国 B. 中国 C. 苏联 D. 英国
|
8. 难度:中等 | |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 B. 为了抗衡美苏 C. 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D. 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
9. 难度:中等 | |
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A. 建立北约 B.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 组建欧洲联盟 D. 成立欧共体
|
10.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政治联合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解 ④民族矛盾消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1951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对日媾和是一种‘和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不威胁别国的安全。”美国的这一政策 A. 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肇始 B. 承认了美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C. 有利于提高战后日本的国际地位 D. 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
12.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日本
|
13. 难度:简单 | |
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做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 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 B. 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 C. 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 D. 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 ) A. 法国强调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 B. 欧共体各国联合与美苏相抗衡 C. 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 D. 欧洲的北约诸国依附于法国
|
15. 难度:简单 | |
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 多极化格局形成 D.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
16. 难度:中等 | |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 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17. 难度:中等 | |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 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 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 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 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
18. 难度:简单 | |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下列不属于其宗旨的是 A. 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 B. 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C. 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D. 维持对东亚地区的控制
|
19. 难度:简单 | |
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①由单一经济部门扩展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2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 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
21. 难度:简单 | |
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 A. 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 B. 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 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D. 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
|
22. 难度:简单 |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 均田制破坏 B. 土地兼并 C. 赋税沉重 D. 重农抑商
|
23. 难度:中等 | |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 《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
24. 难度:中等 | |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有关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景德镇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景德镇历史悠久 D. 景德镇窑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
25. 难度:中等 | |
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 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
26. 难度:简单 | |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 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 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
27. 难度:中等 | |
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①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②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 ③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④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28. 难度:简单 | |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A. 盐铁官营 B. “贱商令” C. 闭关锁国 D. “海禁”政策
|
29. 难度:中等 | |
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 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 对外贸易发达 C. 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 商业城市兴起
|
30. 难度:中等 | |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 保护佃农利益 B. 增加政府收入 C. 维护地主特权 D. 规范租佃关系
|
31. 难度:中等 | |
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B. 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 C. 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D. 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
|
32. 难度:中等 | |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指开发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 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 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 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 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
3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
34. 难度:简单 | |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绞绸之利”。这种“迁业’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 A. 农村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国家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 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改变 D. 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
35.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政府初算缗钱,征收商人财产税;元鼎三年(公元前113年),大臣杨可主持“告缗”,没收中产以上商贾资财。这些措施从长远看 A. 有利于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巨额战费 B.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C. 使集权政治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D. 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
36.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坐落于大河流域,这主要是 A. 古代水资源丰富 B. 鱼是当时的主要食物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船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
|
37. 难度:困难 | |
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笔辄为人传诵”。此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 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 C. 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D. 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
|
38. 难度:简单 | |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清
|
39. 难度:简单 | |
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 A. 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 B. 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 C. 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 D. 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
40. 难度:简单 | |
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 A. 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 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
4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 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 B.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 C. 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 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
42. 难度:简单 | |
“天主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 传播天主教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 罗马教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C. 传播天主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 天主教会是殖民扩张的推动机构
|
43. 难度:简单 | |
1492年10月12日,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 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材料中“ ”应填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
44. 难度:中等 | |
《大预言:2049的世界》认为:“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下面能够支持作者观点的是 A.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 B.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C.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D. 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外贸易发达
|
45. 难度:简单 | |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 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 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 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 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
46. 难度:简单 | |
“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7世纪 D. 16世纪
|
47. 难度:简单 | |
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 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 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
48. 难度:简单 | |
斗牛运动发源于西班牙,大约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传到拉美地区。这一文化的传播媒介是 A. 早期殖民扩张 B. 工业革命的发展 C. 启蒙思想的传播 D. 国际贸易的发展
|
49. 难度:简单 | |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 A. 葡萄牙与西班牙 B. 英国与荷兰 C. 英国与西班牙 D. 英国与法国
|
50.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收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有关“早期殖民活动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为西欧商人带来丰厚的利润 B. 给西欧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 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D.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
51. 难度:简单 | |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地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材料的主要意思是 A. 英国工业革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B. 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国家 C. 英国工业革命成果辉煌 D. 英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惊人
|
52. 难度:简单 | |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写道:“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哥伦布 D. 爱迪生
|
53. 难度:简单 | |
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 A. 它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 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 C. 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它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转型
|
54. 难度:中等 | |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 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55. 难度:简单 | |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A. 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民族主义萌发
|
56. 难度:简单 | |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A. 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B.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C. 依靠增加劳动力发展 D. 依靠殖民扩张发展
|
57. 难度:简单 | |
当今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涨跌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近代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产生的主要发明是 A. 蒸汽机 B. 发电机 C. 内燃机 D. 火车
|
58. 难度:简单 | |
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A. 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B.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C. 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59. 难度:简单 | |
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是 A. 欧洲早期工场手工业 B. 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公司制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机器大工业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组织
|
60.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A. 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B. 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偶然的 C. 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
6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
6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日本]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经济的新现象,并概括宋代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