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私营手工业 A. 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 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
2. 难度:中等 |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东京)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由此可见 A. 森严的市坊界限依然存在 B. 商业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 C. 民间的娱乐场所已经兴起 D. 纸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
3. 难度:简单 | |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五十八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A. 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 B. 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 显示朝廷的威严 D. 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4. 难度:中等 | |
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想继续盛行 ①反映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③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6. 难度:简单 |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
7.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 B.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 电力工业的发展益为突出
|
8. 难度:中等 | |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 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C. 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D. 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
|
9. 难度:简单 | |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
10. 难度:简单 | |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
11.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12.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A. 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 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 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 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
1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的近代化同时起步,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而洋务运动则给中国留下一个永久的遗憾。其原因在于二者推行的近代化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 A. 政治近代化 B. 经济近代化 C. 军事近代化 D. 教育近代化
|
14. 难度:中等 | |
英国一家杂志说:“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这段文字说明作者 A. 担心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B. 抵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 否认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 反对欧盟的深化和扩大
|
15. 难度:中等 | |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就此事件,某小组展开《美国——开历史倒车》的研究性学习,能论证该课题的最有效材料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D.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
16. 难度:简单 | |
《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人定胜天”的思想 B. “耕织结合”的特点 C. “不误农时”的思想 D. “精耕细作”的特点
|
17. 难度:简单 |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 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 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
18. 难度:简单 |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 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 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19. 难度:中等 | |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辫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述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B. 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 C. 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 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
|
20. 难度:简单 | |
《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 A. 修筑铁路 B. 创办报刊 C. 放映电影 D. 开通电话
|
21. 难度:简单 | |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 A. 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 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C. 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 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
22. 难度:简单 | |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 A.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
23. 难度:简单 | |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凡尔赛体系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体制 D. 斯大林模式
|
24. 难度:简单 | |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 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 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 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
26. 难度:简单 | |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 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 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 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 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
27. 难度:简单 |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
28. 难度:困难 | |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B.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C. 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
29. 难度:简单 | |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影响的结果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30.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31.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下图) 材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英文版) 材料三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出现了“异化”。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效?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摘自证券时报(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二近期,国际汇率市场风云变幻。美欧货币当局释放出继续扩大流动性信号,日本央行推出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人们担心“货币战争”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就此开启。 ——摘自中国网(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9日刊出评论说,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000亿,但这不是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 ——摘自中新网(2010年11月9日) 材料四G20峰会召开在即,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 War)”,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漩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摘自凤凰网(2010年11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出的新一轮货币政策是在“自掘坟墓”。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货币战争”,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