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己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 A. 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 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 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2. 难度:中等 | |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
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沼、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A. 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 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 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 应辩随评价八股文考试
|
4. 难度:困难 | |
《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 A. 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 B. 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C. 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 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
5. 难度:困难 | |||||||||||||||||
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
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 B. 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 C. 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 D. 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
6. 难度:压轴 | |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7. 难度:困难 | |
孙中山表示,“今日共和告成……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下列对材料中的“社会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把握经济命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实行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
8. 难度:压轴 | |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高举“抗日反蒋”的旗帜,转战湘黔川滇寻求新的落脚点,集中全力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1935年6月转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由此可知 A. 中共对蒋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 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C.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 D. 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
|
9. 难度:中等 | |
1937年7月8日,毛泽东与朱德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的国民党军将领,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电文的正确解读是 A. 红军将承担正面战场的抗战任务 B. 中共努力促成全民族团结抗日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D. 国民政府表现出消极抵抗态度
|
10. 难度:困难 | |
61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 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 新中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
11. 难度:压轴 | |
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2. 难度:中等 | |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国际版推出了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香港根本死不了》一文。财富杂志的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该杂志理念发生变化 B. “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的繁荣 C.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 美国政府对香港的策略发生变化
|
13. 难度:压轴 | |
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 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
|
14.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445年,罗马保民官坎努利斯提议平民有权当选执政官,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该历史现象说明了 A. 罗马对外征服过程中的矛盾突出 B. 罗马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C. 万民法的出现是历史选择的产物 D.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
|
15. 难度:困难 | |
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C.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D.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
16. 难度:压轴 | |
罗斯福“新政”时期,曾颁布某项法案,到1935年初“它使大约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下列各项中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B. 推行“以工代赈” C. 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 D. 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
|
17. 难度:压轴 | |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对这一变化反映的内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配合了国家工业的进行 C.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D. 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
|
18. 难度:压轴 | |
到1968年,欧共体六国间贸易 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量 的一倍。共同市场的影响扩展到前欧洲殖民地国家,它们与六国分别谈判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共同市场,西欧得以在新的世界格局的构造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上述信息表明 A. 西欧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集团化 B. 欧共体六国间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 C. 西欧国家通过一体化影响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 D. 经济发展推动了西欧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19. 难度:压轴 | |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 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 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 D. 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
|
20. 难度:困难 | |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诞生。该发明 A. 使中国拥有首台超级计算机 B. 使中国计算机网络技术超过美国 C. 推动了中国进入“信息时代” D. 是爱因斯坦理论成果的实践应用
|
21. 难度:压轴 | |
两宋时期,理欲(义利)问题成为理学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也在不断地膨胀,在市场规范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象……理学的产生,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当时一批充满了忧患意识和经世意识的儒生对那时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的一种理性反思。 ——孙学功《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看理学的兴起》 材料三 在对经济利益求取的认识上……朱熹从道德哲学视角提出并论说了求取利益行为应限定在遵从“天理”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性地将经济生活和道德世界有机联系起来,平衡了德性对功利的强势境况,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价值导向。 ——尤吾兵《经济伦理思想与德性的媾和——朱熹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概括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经济伦理思想,并指出朱熹从道德哲学视角探讨理欲问题呈现的主要特点。 (4)德国经济伦理学家P·科斯洛夫斯说:“事实上经济不是‘脱离道德的’,经济不仅仅受经济规律的控制,而且也是由人来决定的。”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研究古代“理欲”问题的现实意义。
|
22. 难度:压轴 | |
中国民主革命虽然历程曲折,但最终取得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辛亥革命的胜利鼓舞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它的失败……使人们逐渐觉悟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另外探索新的道路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阅读下列历史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三 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遵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做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德]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果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观察”辛亥革命所体现的历史观。 (2)据材料二,指出两次革命在地域分布上的异同。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一切预料”的原因。 (3)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综合上述材料,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
23. 难度:压轴 |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500年之后的广义全球化进程来看,全球化的宏观趋势是由曲折反复的波动所构成的,有前进有后退。每一轮全球化的进展基本上都是由世界体系的霸权国推动……上一轮全球化(1850~1914)是由英国主导的,持续了65年;而这一轮全球化则由美国主导,也已经差不多65年……本轮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美元化是一体之两面,而去全球化则意味着美元在全球地位的逐步下降。 ——瞿东升 《第二轮“去全球化”开始了》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三 《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漫画) (注:牌子中“GLOBALIZATION”是“全球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广义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能主导“这一轮全球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阻碍经济全球化正常进程和秩序”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 (3)据材料三,概括漫画中人物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24. 难度:压轴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有力地推动了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即戊戌之年,是清朝外交史上的大灾年。在帝国主义的强大压力下,清朝外交的空间是非常狭小的。但是,光绪帝在觐见的礼节、与日本的国书、召见伊藤博文、派往韩国的使节等方面力图摆脱传统外交(天朝观念下的华夷秩序)的束缚,在程式上向近代外交(某种意义上是西方外交)靠拢。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对外观念的调适》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房德邻《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在戊戌变法110周年之际》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光绪帝的外交理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光绪帝外交理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为“现代国家的建立”进行的有益尝试。 (3)据材料二,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何?你是否赞同?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
25. 难度:压轴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面对社会的动荡,他们都力图开出“治世良方”。 材料一 柏拉图的正义是一种差别性正义……亚里士多德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正义思想。……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出发,但又不囿于权威……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具有现实性,他还认真考察了古希腊的一百多个城邦。 ——宋执翔《正义与善治: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差别性正义”的具体表现及其实现途径。 (2)据材料二,归纳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政体方面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概括促进人类优秀思想产生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