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内服制度 B. 外服制度 C. 宗法分封制度 D. 礼乐制度
|
2. 难度:中等 | |
两汉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央就设置了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系统互不统率,权力交叉,各自为政。这反映出汉代 A. 君主专制统治发生明显异化 B. 侧重于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 C. 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 D. 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严重性
|
3. 难度:中等 |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4. 难度:简单 | |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 B. 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 C. 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 D. 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C.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 D. 生产工具不断创新
|
6. 难度:简单 | |
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 A.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 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C.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
7.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 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 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 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9. 难度:中等 |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人 A. 儒家、墨家、法家 B. 道家、墨家、儒家 C. 墨家、儒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
10. 难度:中等 | |
王是封建社会皇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也可指国君、帝王。儒家所提倡的“王道”是指 A. 以武力征服天下 B. 以道德行仁义使天下归顺 C. 天子的教化 D. 以仁义治天下
|
11. 难度:中等 | |
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 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 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汉书·刑法志》中立接引用《论语》十处,《荀子》二处,其他儒家经典讲录十多处。这表明 A. “三纲五常”成为法律 B. 西汉中期法律破坏严重 C. 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 汉代全面推行以德治国
|
13. 难度:中等 | |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1)以上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该主题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3)依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周秦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15.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