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尚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后来,周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共和”。这些亊实说明在西周

A. 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

B. 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 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

D. 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 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 “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 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 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是在评价

A.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

C. 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有投票权。这一规定

A. 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满足了工人阶级的参政愿望

C. 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 邦联制

B. 两党制

C. 议会制

D. 共和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 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 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 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 随时代发展不断完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 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

D. 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 民主的直接性

B. 决策的民主性

C. 程序的复杂性

D. 参政的平等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C. 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

B. 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C. 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D. 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

A. 否定巴黎公社

B. 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C. 确立共和政体

D. 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是

A. 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

B. 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

C. 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B.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C.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D.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B.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C.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D.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构成体现出其为联邦制国家;而在25个邦构成的联邦议会中,普鲁士占据了58席中的17席,与此同时,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这说明普鲁士拥有对联邦议案的否决权,体现出普鲁士的主导地位;B项正确。题干内容主要是关于德意志联邦议会的人员构成、否决议案的标准,难以体现出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更体现不出皇帝与各邦的关系,排除A。题干没有关于帝国议会的内容,因而也就体现不出联邦议会议案须经帝国议会批准的内容,排除C。各邦在议会中的权力并不均衡,普鲁士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的出现客观上

A. 缓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B.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的出现客观上

A. 缓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B.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为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罗马政府需要制定规则,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约束买卖双方,这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题干表述的是罗马官员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正常交易,没有提及公民关系,排除A。题干中买卖双方都是奴隶主,不存在维护某一阶层的经济利益,排除B。罗马官员的规定确实有利于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没有体现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直到解放前,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这些观点,动摇着家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直到解放前,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这些观点,动摇着家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

【答案】(1)基本特点:以宗法制为依托;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宋朝时期空前化。(6分)

(2)原因:近代中国国门洞开,西方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的传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儒学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政治变革的推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6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思想、政治方面分析中国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学东渐·影响

【名师点睛】宗法是指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对祖先的崇拜。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起着维护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随着西方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与发展,宗法观念渐弱。

【题型】连线题
【适用】较难
【标题】【百强校】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淸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淸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措施:西汉时期,任用尚书令、侍中,参与决策,削弱相权,集中了皇权;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度,建立内阁,皇权进一步强化;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特点: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公民内部人人平等;集体决策。

主要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平民的长期不断斗争。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西汉、明朝、清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地理等角度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