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

A. 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 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C. 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 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 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 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 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氏兄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年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资实业。1902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这反映出

A中国传统金融业的日益衰落

B.“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广泛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

D.商人投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 民族独立富强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工业化的实现    D. 实现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 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 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 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78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现象,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根据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 东南沿海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快    B.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政治经济稳定

C.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 东南沿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吸引大量人才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

A.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    B.“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

C.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     D.“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从本质上表明:

A. 交通发展扩大了世界市场

B. 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特点

C. 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中国丧失对外贸易的优势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B. 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C. 开发土地资源    D. 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   )

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

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

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  

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

1786

1790

1800

1807

1830

38

30

9.5

6.75

3

 

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单位:先令/磅)

A. 经济危机发生导致产品滞销

B. 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

C. 工业革命使生产成本降低

D. 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使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 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 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完善

B.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 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 国家加强了对私人生产的干预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与上述罗斯福就职演说相对应的新政举措是

A. 实行美元贬值    B. 兴办公共工程

C. 提高产品价格    D. 调整企业关系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A.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B. 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

C. 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 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 中国积极谋求世界霸权

C.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D.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余英是雯:“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心外无理

C. 心即理也

D. 知行合一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南宋的朱熹编著《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 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B.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说明他主张

A. 经世致用

B. 为政以德

C. 心即理也

D. 独尊儒术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购派购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的生产。按照这种逻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1953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

——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据根材料二,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指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你对福利制度改革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材料一: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

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材料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