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东莞市高三2018届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 宰相权力的扩大

B. 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 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 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 “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五德始终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相克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它用以弥补政权更替中自然证据的不足。根据下图,推断秦、汉两朝的德性应是

A.火德、土德

B.金德、火德

C.水德、土德

D.土德、木德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C. 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

D.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 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 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据此分析叶适

A. 主张万物皆理

B. 反对空谈性理

C. 提倡经世致用

D. 否定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 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B. 公民集体广泛参政

C. 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D. 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 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

C. 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

D. 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化公共卫生事业逐渐酝酿起来,首先是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他们广泛发放关于种牛痘,预防天花、霍乱的知识读物,不断向中国有关官员提出改善卫生的建议。随后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列,《申报》也时常有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在硬件设施、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美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导致传染病横行,城市公共卫生改革呼声强烈。内战后政府和社会大众卫生意识显著提高,1870年至1890年市政卫生局开始成为政府的常设机构,一些城市还从正规部队中招募组建卫生监督部队;政府还吸引私人企业、民间团体甚至儿童参与到垃圾处理工作中;同时一些专家呼吁联邦政府直接干预“检疫”工作,1878年国会通过《国家检疫法》;70年代细菌理论的出现为城市检疫,消毒提供了理论指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死亡率的下降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论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卫生改革》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美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给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发展情况

先秦时期

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

春秋战国至

魏晋南北朝

传统家庭的奠基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小型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为特点的家庭形态占据了主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

隋唐五代时期

传统家庭第一个兴盛阶段,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小家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

宋辽金元时期

传统家庭发生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壮年夫妇为核心的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

明清时期

传统家庭达到鼎盛

民国以后

传统家庭衰落,现代家庭兴起

 

 

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发展变化的一种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由秦汉的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增加了中央到基层

的中间环节,且州郡随意增设,地方官僚队伍膨胀,豪家大族把握地方大权。为了解决这一弊端,隋文帝加大了对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设计了以整顿地方为核心、以致治安民为主旨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践。

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取消了地方官署选用属吏的权力,缩减行政支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州县官吏的选拔、考课、职权等有关制度。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完全由中央任命,州县长官不得自行选用属吏,县佐也不得用本地人,避免其凭籍权势横行地方。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明朝人王士性(1547-1598).好游历,相继在河南、北京等地做官,足迹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相继写了《广游志》和《广志绎》等地理学著作,对所游历和考察的对象加以理论概括。王士性全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对“人定胜天,,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从理论上总结出“天下事不可懦而无为,尤不可好于有为”。他认为,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他将自然与人文地理都当成考察的对象,特别注意观察各地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宗教文化、物产交通,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在人文地理的各个分支,如风俗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民族地理乃至军事地理的研究都留下真知灼见,王士性注意观察与分析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长处和短处,以确定环境对某种社会需要的适宜或者有利的程度。王士性深入细致的观察与缜密独到的思想,给明末清初的学者以巨大的影响。

一摘编自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士性地理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