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 所处时代不同 B.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 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
|
2. 难度:中等 | |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 B. 兴办教育 C. 克己复礼 D. 礼法并用
|
3. 难度:中等 | |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A. 主张政治改良 B. 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 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D. 主张复古倒退
|
4. 难度:中等 | |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墨子》 D. 《韩非子》
|
5. 难度:简单 | |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这一论述表明 A. 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B. 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C. 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D. 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
6. 难度:简单 | |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 法家的严刑峻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儒家的天人感应
|
7. 难度:简单 |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表明他的思想 A. 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 B. 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 C. 突出人伦道德观念 D. 顺应“三教合一”潮流
|
8. 难度:中等 | |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 B. 工商皆本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
9. 难度:中等 | |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
10. 难度:简单 | |
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 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
11. 难度:中等 | |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
13. 难度:中等 |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
14.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
15. 难度:简单 |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
16. 难度:简单 | |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
17. 难度:简单 | |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
18. 难度:简单 | |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 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 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 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
19. 难度:简单 | |
15、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 教派内部的派系斗争 B. 世俗封建主与教会间的争权斗争 C. 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
20. 难度:简单 | |
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 “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21. 难度:简单 | |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A. 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 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 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 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
22. 难度:简单 | |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话的外衣 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 皇帝借尊孔来提高个人的声望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
24. 难度:简单 | |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材料中所说的历史人物在儒学史上的地位是 A. 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B. 使儒学取得官学地位 C. 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D. 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
25. 难度:简单 | |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该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顾炎武
|
26. 难度:简单 | |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主旨是 A. 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 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C. 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D. 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
27. 难度:困难 | |
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 程朱理学 B. 陆王心学 C. 佛教 D. 道教
|
28. 难度:简单 | |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 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 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 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 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
29.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 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 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
30. 难度:中等 |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C. 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
31.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材料二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材料三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儒、法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和建议。 (2)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学术思想史上出现黄金时代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的儒、法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
33. 难度:中等 |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