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苏联的粮食产量,七五计划期间(1961年—1965年)为1.303亿吨,到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达到了1.676亿吨和1.861亿吨。在这期间苏联每年动用35%左右的黄金储备购买粮食。据此可知苏联 A. 注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 逐渐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 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D.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仍然滞后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经济从战国开始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在明清时某些地方偶尔也出现了女耕男织的现象。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 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B. 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 C. 受到理学的桎梏的结果 D. 可能由长途贩运引发的
|
3. 难度:中等 | |
1855年天平天国规定“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归圣库”,但后来逐渐转变为士农工商各力本业,并向农工商征税。据此可知太平天国 A. 全力实现《天朝田亩制度》 B. 物资匮乏 C.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具有反封建精神
|
4. 难度:中等 | |
从1904年朱执信介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此可知 A.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B.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方向 C. 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发展 D. 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方向
|
5. 难度:中等 | |
据学者考证认为佛教中“众生皆可成佛”的观点、句式是从儒家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句式借鉴而来的。据此可知 A. 佛儒并行 B. 佛儒斗争激烈 C. 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D. 佛教借助儒教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大清律例》规定因官荫而袭的权益尽嫡长子;其他家财田产,不论妻生或是妾生或是婢生,不论嫡庶,都应按子数量均分。由此可知 A.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B. 封建礼教开始瓦解 C. 有助于小家庭制度的形成 D. 继承制度有所调整
|
7. 难度:中等 | |
土地兼并中:官僚和贵族通过经济和非经济手段造成土地集中,王朝更替、宦海风波又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的转移。这在本质上反映 A. 私有制导致土地所有权不稳定 B. 土地兼并制约了国家发展 C. 社会动荡导致了所有制的改变 D. 官僚地主是主要的土地所有者
|
8. 难度:中等 | |
据历史史料记载1786年,河南多年农业歉收,导致了一些自耕农变卖土地;山西的一些富商“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导致一些农民虽遇丰年,亦无力偿还借贷。由此可知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异地放高利贷在全国盛行 C. 自耕农经济开始瓦解 D. 高利贷制约了农业发展
|
9. 难度:中等 | |
在洋务运动中,因为中国没有银行进行资金周转,铁路及铁路基础建设落后,导致一些原料无法从外国进口,最终导致上海织布局晚开工12年。由此可知 A. 洋务运动推动了基础建设 B. 列强的干预导致洋务运动困难重重 C. 近代化缺少一些条件 D. 基础建设不足制约了洋务运动
|
10. 难度:中等 | |
洋务派湘系官僚刘坤一等担心招致湖南运输商失业而坚决反对李鸿章创建的轮船招商局的汽船在内河航行。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A. 受到地方利益集团的抵制 B. 导致了清政府内部的分裂 C. 加速了交通运输业近代化的进程 D. 主要有刘坤一及李鸿章主导
|
11.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洋务企业特别是军事企业与广州的十三行没有本质区别,据此该学者认为两者 A.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B. 都是官僚资本 C. 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调整了工商业政策
|
12. 难度:中等 | |
甲午战败以后,清政府因为财政困难而无法对官办企业继续投资,被迫允许私商参与这些企业的兴办。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近代化管理方式的产生 B. 经济体制发生改变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资本主义市场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