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夏朝开始于 A. 公元前20世纪初期 B. 公元前21世纪初期 C. 公元前20世纪末期 D. 公元前21世纪末期
|
2. 难度:困难 | |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爵位 B. 官名 C. 谥号 D. 行业
|
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宫殿遗址 B. 家畜遗骨 C. 青铜礼器 D. 石制农具
|
4. 难度:中等 | |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周朝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是 A. 强化血缘联系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封邦建国 D. 推行礼乐教化
|
5. 难度:中等 | |
春秋末期某人,祖先是贵族,到他这一代时己无法享有食邑、俸禄,沦落为平民,以教书为业不再享有世袭特权。他面临此困境时的时代背景是 A. 周天子废除贵族特权 B. 学校制度兴起 C. 宗法制度废除 D. “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
6.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家国一体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
|
7. 难度:中等 | |
《红楼梦》中冷子兴对贾府情况介绍的片段:“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从这段材料中能找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 B. 贵族世袭爵位 C. 夫权家长制 D. 中央集权制
|
8. 难度:中等 | |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 A. 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 B. 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C. 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D. 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
9. 难度:中等 | |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 王位世袭制 D. 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天人合一 B. 皇权至上 C. 大一统 D. 法治
|
11. 难度:中等 | |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
12. 难度:中等 | |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
13. 难度:中等 | |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制 C. 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 秦始皇首倡设郡、县
|
14. 难度:中等 |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下列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属于地方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 B.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高度集权 C.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D. 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15. 难度:中等 | |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行政区域名称的变化 B. 地方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C. 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 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
16.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为此,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是 A. 中央集权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统一文字
|
17. 难度:中等 | |
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规定是为 A. 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 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 C. 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 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
1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这种天下观 A. 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 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 C. 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 D. 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
19. 难度:困难 | |
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 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 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 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 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
20.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 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 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
21. 难度:中等 | |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婚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 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 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D. 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
22. 难度:中等 | |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务)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利。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 防止官员权利膨胀 B. 明确官员的职责 C. 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
23.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A. 中央的派出机构 B. 皇帝的顾问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央的直属机构
|
24. 难度:简单 | |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元朝的行省不仅辖区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
25.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学者意在说明 A. 皇权得到加强 B. 政府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
26. 难度:中等 | |
北宋宰相出缺时,皇帝经常让某类官员代宰相之职.北宋宰相经常空缺,该类官员往往成为北宋亊实上的宰相。该类官员最有可能是 A. 枢密使 B. 参知政事 C. 刺史 D. 三司使
|
27.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
28. 难度:中等 | |
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 符合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 C. 有拉拢世家大族维护统治的目的 D. 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
29. 难度:中等 | |
北宋初期,行使检察职能的御史大夫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B.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C.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 D.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30. 难度:中等 | |
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A. 宫廷内部的森严等级 B.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 D. 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
31. 难度:中等 | |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 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 C. 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D. 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
|
32. 难度:困难 | |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
33. 难度:中等 | |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 B. 内阁大臣等同于宰相 C. 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 D. 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
|
34. 难度:中等 | |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这种现象发展到顶峰便出现了( ) A. 分封制的实行 B.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 行省制的普遍推广 D. 军机处的设立
|
35. 难度:困难 | |
“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材料表明军机处 A. 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B. 关防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C.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D.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
36. 难度:中等 | |
据《历史大脉络》载:14世纪以后,中欧和西欧……建立了民族国家的列国体制。中国却丧失了走向改弦更张的方向……中国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国在政治上不能“改弦更张”的主要表现为 A. 多民族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和发展 B.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D. 中央各机构分权制衡,体系稳固
|
37. 难度:简单 | |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了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唐代,科举得以定制。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科举制度评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的选官制度选官途径和主要标准。 (2)材料二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
38. 难度:简单 |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