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道家 C. 儒家、道家、法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
2. 难度:困难 | |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儒家主张礼法并施,一视同仁 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
3. 难度:简单 |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
4.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
5. 难度:简单 | |
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 主张民贵君轻 B. 维护统治秩序 C. 强调层层分封 D. 体现以德治民
|
6. 难度:简单 | |
董仲舒说:“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务德而不务刑”,王者应“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这表明他 A.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将“刑”作为“德教”的辅助手段 C.强调德政,反对严刑峻法 D.尊重天道,强调以德治国
|
7. 难度:中等 | |
赖永海在《中国佛性论》里有这样一句:“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儒、佛、道三家在唐朝以前已“三教合一”了 B. 儒、佛、道三家本身就是同源的 C. 儒、佛、道三家彼此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D. 儒、佛、道三家彼此之间根本不存在矛盾和斗争
|
8. 难度:简单 | |
南宋官员叶适以“功利之学”反对朱熹等理学家提倡的“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这反映出 A. 理学有性理空谈倾向 B. 叶适否定了“格物致知” C. 南宋后儒学无实用性 D. 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
9. 难度:中等 | |
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
10. 难度:中等 | |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 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
11. 难度:简单 |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 B. 批评太监干政 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 D. 批评皇权过重
|
1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女传·母仪传》又记述,卫定公(公元前588—前577年在位)的夫人定姜,为儿子娶妇后,儿子不幸早亡,媳妇又没有生孩子,所以在她服丧三年后,便劝儿媳妇改嫁,还“自送之,至于野”。 —— 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正史中所载烈女数(见下图) 材料三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子,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 李贽《答以女人学道见短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遇了何种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正史中所载烈女人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
14. 难度:中等 | |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