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明朝初年,朱元璋认为: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我排斥在政权之外,对这样的人即使“诛其身而没其家”也不为过。据此可知明朝: A.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加强了文化专制 C. 强调绝对控制人才 D. 用八股取士限制思想
|
2. 难度:中等 | |
清朝康乾盛世的创立者之一的乾隆帝认为:奸臣固然并非国家兴事,名臣出现也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强调“乾纲在上”,没有名臣奸臣“亦是社稷之福”,据此推测乾隆帝 A. 强调大臣的绝对服从 B. 通过文字狱镇压异端 C. 设军机处加强皇权 D. 废除议政王会议制度
|
3. 难度:中等 | |
李大钊将东西文明分为南道文明和北道文明。东方文明受到太阳的恩惠多,受自然的赐予多而主张与自然、同类和解;西方文明反之则强调与自然、同类作斗争侵略。据此可知李大钊认为: A. 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的特性 B. 东方文明是一种和谐文明 C. 西方文明是一种扩张文明 D. 不同文明都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
4. 难度:中等 | |
“千里送鸿毛,礼轻人意重”。反映的是西域的一个小国向汉朝进献一只天鹅。后因为天鹅飞走了,该国使者只拿了一皮鹅毛进贡。汉朝统治者因此厚赐该使者礼物。据此可知这类事件使汉朝: A. 重视丝绸之路 B. 与西域各国厚往薄来 C. 重视平等交往 D. 财政负担加重
|
5.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到,应该在渤海湾建立不封冻的深水港湾,在杭州建计划港湾,使上海为东方大港,建广州为世界港。据此可知孙中山: A. 加强海洋建设,抵御列强侵略 B. 发展沿海交通运输业 C. 注重海运现代化建设 D. 注重沿海经济整体建设
|
6. 难度:简单 | |
张骞三次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凿空。据此可知当时汉朝: A. 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B. 与匈奴作战取得绝对胜利 C. 加强了对西域文明的了解 D. 促进了当时佛教的传入
|
7. 难度:中等 | |
家,《说文解字》:宀(mian)表示与房屋有关。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琢,野猪是最隆重的祭祀品。许多部落在屋子里养猪。据此推测不可能的是 A. 重视血缘关系 B. 推行小家庭制度 C. 狩猎仍使重要的经济活动 D. 驯化野兽是重要的社会活动
|
8.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1950年的土地改革与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前推行的辕门移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据此可知两者 A. 争取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B. 取信于民,树立政府的权威 C. 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D. 确立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
9. 难度:中等 | |
1913年,面对袁世凯的违法行为及专权的倾向,黄兴主张仍然以法律的方式弹劾袁世凯,孙中山则主张武装起义反袁。这直接导致了: A. 二次革命的失败 B. 国民党的分裂 C. 护法运动的兴起 D. 责任内阁制的结束
|
10. 难度:中等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拥有行政权、军权、也拥有人事任免权及外交权;同时规定这些权限必须受到议会的批准。由此我们可知中华民国: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强调法治原则 C. 注重权力的制约 D. 维护民主共和制
|
11.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秦代谪戌移民,虽然在当时是暴政,但是却传播“华风”于边疆,使野蛮之族同化于“中县”。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秦的暴政引发了移民 B. 移民促进了国家统一 C.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事件 D. 移民促进了民族融合
|
12. 难度:中等 | |
历史记载,孟尝君招揽的士人中,既有之士,也有“亡人有罪者”,信陵君在“窃符救赵”的过程中,也曾命舍人诛杀将官。由此可知战国: A. 养士破坏法纪 B. 士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C. 养士导致社会动荡 D. 养士增强了贵族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