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 A. 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 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
2.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A B. B C. C D. D
|
3. 难度:简单 |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
4. 难度:简单 | |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杜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 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
|
5.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内涵是 A. 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 B. 从君主专制到君民共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有序化 D. 从礼仪规范到中央集权
|
6. 难度:中等 |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7.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
8. 难度:简单 | |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
9. 难度:中等 | |
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 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 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
10. 难度:中等 | |
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 汉武帝组建内外朝 B.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C. 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 D. 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
|
11. 难度:简单 | |
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A. 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 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 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
|
12.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
13.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 秦朝推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北宋文官任知州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14. 难度:简单 | |
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体现了该机构的特点是 A. 机构简单 B. 处事机密 C. 位高权重 D. 职能法定
|
15.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 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 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 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 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
16. 难度:简单 | |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17.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下列选项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 节度使 B. 御史大夫 C. 提刑按察使司 D. 刺史
|
18.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 A. 行政权 B. 监察权 C. 军事权 D. 经济权
|
19.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法律规定公民对官员的惩罚决定拥有上诉权。公元前509年《瓦勒甩法》规定“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反映出在当时的罗马 A. 少数法学家垄断立法和司法活动 B. 通过立法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 C. 政治对话的方式取代了暴力镇压 D. 行政实践中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
20. 难度:中等 | |
雅典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据此可知,雅典的国家机构 A. 成为近代美国民主共和体制确立的基础 B. 权力分工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决策机构 C. 充分调动了全体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D.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下权力制约与平衡
|
21. 难度:简单 | |
在法律哲学的深度与高度上,罗马人远不如希腊人,他们不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罗马的法学家多是法官、律师,他们更多的解答具体的法律问题。这说明罗马法 A. 更加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B. 与希腊文化并无关联 C. 独特的法学家立法原则 D. 明显落后于希腊法律
|
22. 难度:简单 | |
西塞罗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适应,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人类用立法来抵消它的做法是不正当的,限制它的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被允许的,而要消灭它则是更不可能的。”从中可以看出 A.西塞罗发展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自然法思想 B.自然法是适用于罗马各族人民的具体法律条文 C.自然法继承了古希腊“主权在民”的思想传统 D.西塞罗认为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
23.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上述观点的最有力论据是 A. 制定《十二铜表法》 B. 编纂《民法大全》 C. 颁布《拿破仑法典》 D. 万民法的形成
|
24. 难度:简单 | |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25. 难度:简单 |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 保护弱者 B. 人人平等 C. 公正合理 D. 注重证据
|
26.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
|
27. 难度:简单 | |
“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 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
28. 难度:中等 | |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被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之时为止。”为改变此状况,梭伦的做法是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确立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 C. 实行财产等级制 D. 确定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
29. 难度:中等 | |
古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这说明古雅典 A.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 B.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 C.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D.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
|
30. 难度:中等 | |
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他这是在批评雅典 A. 公民参政方式的弊端 B. 参政公民的范围太广 C. 民主政治的有名无实 D. 民主监督机制的缺乏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谈迁《国榷》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哪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津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没没无闻。 ——伯利克里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民主制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