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表明西周时期

A. 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

B. 分封制凸显中央集权

C. 分封制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D.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周时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 中央集权制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C.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 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上义国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大清律例》规定:子殴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父母殴子,不负法律责任;殴子致死,最重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这反映出清代法律

A.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B. 等级尊卑,异罪同罚

C. 法分贵贱,因人而异

D. 法重伦理,忽视私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描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A.“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B.“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45810日,艾青在其诗作《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因为

A. 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 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 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临时约法》没有赋予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但规定了临时参议院对总统、内阁有质问、弹劾的权力。这样国会处于绝对安全的地位,而总统、内阁的地位极不稳固。这说明《临时约法》

A.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 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

C. 实践了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

D. 制定的根本的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2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间再前进。这表明(    )

A. 共产国际和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他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此,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到2006年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国内的“大西洋主义派”打出了“重返欧洲”和“回归文明世界”的旗帜,提出“一边倒”外交,认为俄罗斯应该努力“步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以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以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的位置”。“一边倒”外交

A.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

B. 大大压缩了俄国的外交空间

C. 旨在谋求与美合作主宰世界

D. 实现了与西方的全面伙伴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雅典的贵族会议是雅典较为古老的政治机构,一开始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处理政务,制定和维护法律,维持司法,甚至操控宗教,其成员终身任职。公元前5世纪在厄菲尔特改革中贵族会议仅有的审理弹劾案、审查新上任官员资格和审核卸任官员的权力也被剥夺,有学者认为此时的贵族会议已经成为空壳。贵族会议权力的变化折射出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思想文化的繁荣

C. 公民素质的提高

D. 民主政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古罗马法官判决过这样一个著名案例:甲请乙建造房屋,新房子落成后不久倒塌,导致甲的儿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及其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乙的儿子无罪释放,在乙到庭自辩之前,暂定无罪。法庭对这一案件的判决

A有偏袒贵族、随意曲解法律之嫌

B事实并不清楚,判决有一些草率

C因为被告缺席,审判程序不合法

D维护了法律和审判的公平与公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783~1784年,威廉·小皮特内阁因经济政策遭到下院多数党攻击要求小皮特内阁辞职,小皮特内阁抛弃传统的做法,不仅没有辞职,反而下令解散了下院,重新选举下院。重新选出后的下院多数党支持小皮特内阁,从此形成了内阁也可以解散下院并进行重新选举的制度。这反映了(    

A.传统议会制度的瓦解

B.内阁权力的无所制衡

C.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

D.削弱议会倒阁的权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

A. 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

B. 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

C. 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D. 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 普法战争

B. 拿破仑战争

C. 德意志帝国成立

D. 路易•波拿巴政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帝国像纸房子一样的倒塌了;共和国又重新宣告成立了。但是敌人已站立在门前……此时能荷枪作战的巴黎人民都为防御目的编入了国民自卫军和武装起来,以致工人此时在国民自卫军中占有绝大多数。”以上史料与巴黎公社有关,可以用来研究

A. 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B. 巴黎公社建立后所采取的措施

C.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

D. 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 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 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阴比认为;“文明是在提出艰难挑战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的,苏联社会主义的挑战,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一个刺激和推动”。下列史实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德国议会主席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这一变化有助于德国

A. 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

B. 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

C. 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

D. 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后汉书》记载:“先是,(庐江)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材料反映出当时庐江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技术的落后

B. 自然资源的贫乏

C. 灌溉技术的落后

D. 农民意识的落后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或公司)对私利的看法出发,会有些什么成果能够体现材料中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的观点的是

A. 唐朝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 宋朝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D. 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说明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材料二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的是《开会规则》。摘录部分如下: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一切问题,由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只要有一个邦坚持与多数邦不同的意见,即应推迟到次日再议……代表起立发言前,需先向主席致意;代表发言时,其他人不得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看印刷或手写的文件;若两名代表同时起立,由主席决定先听谁的发言……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若有修改,需作二读。

——摘自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2)会议规则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材料四: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

——德国音乐家舒伯特

(4)很多人对舒伯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请用史实论证反对意见。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利用下面的材料,写一篇关于宋代东京城商业发展的文章。

材料一: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街”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方罢,故永绝蚊蚋。

——《铁围山丛谈》

材料二: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夜市亦有猪胰、胡饼、野狐肉、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东京相国寺乃瓦市(指临时设立的集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燕翼诒谋录》

材料四:张文定尝苦脚疾,无药可疗。一日游相国寺,有卖药者,得绿豆两粒,服之遂愈。

——《孙公谈圃》

材料五:京师卖生果,凡李子必摘其蒂,不敢触其实,必留上衣,令勃勃然,人方以新而为好。

——《鸡肋编》

材料六:每日早,惟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如此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冬月,即黄河诸远处客鱼来,谓之车鱼,每斤不上一百文。

——《东京梦华录》

要求:

①题目自拟,必须涉及城市商业发展的某一个侧面。要组合三道以上的材料来确定写作的主题。

②小论文必须基本具备论文的格式。要有观点,有论据,即须提出分论点并利用以上的材料加以论证说明。逻辑清晰,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③字数不得超过2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