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安阳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 社会历史的倒退

B. 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 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礼记》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姓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下列有关周朝这种政治风格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将子弟、功臣分封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B. 周朝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 周朝首创的宗法制是该时期政治的典型特征

D. 周天予以嫡长子世代继承天下最高执政权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1年北京大学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A. 科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察举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 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 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 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 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A.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

B. 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 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 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 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赵翼《檐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这说明清朝

A. 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

B. 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 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

D. 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三种政治统治模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封邦建国——内服外服——郡县制度   

B.方国联盟——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C.内服外服——郡县制度——方国联盟   

D.内服外服——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后世之法……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故其法不得不密。”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

A. 高效清明

B. 机构臃肿

C. 中央集权

D. 腐败严重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自战国到秦汉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特别是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将大量的寒门优秀子弟纳入统治集团。科举制的主要影响是

A抑制门阀势力

B扩大统治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C.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角度看,下列制度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度

C. 郡县制度

D. 官僚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三省执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署,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这段话最适合解释三省六部制的

A. 主要目的

B. 职权划分

C. 基本性质

D. 内在缺陷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后,进行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争论,即:王绾的封建论和李斯的郡县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后人对这场争论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论点与之相符的是:

A.没有封国是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B.实行郡县制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汉初的政治格局是对这次争论的一个折衷方案

D.实行郡县制是汉代大一统完成的根本原因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北宋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有

①转运使

②通判

③枢密使

④三司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A. 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B. 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C. 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D. 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 颁布”推恩令”

B. 郡国并行制

C.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实行察举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下列机构或官职中不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

C. 北宋初期的通判

D. 明朝的承宣布政使司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

A.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

B. 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

C. 前后继承

D. 互为表里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秦简的记载

B. 民间的传说

C. 史家的研究论文

D. 《汉书》的记载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左传》中记载:王后没有儿子,就立长子,年龄若相当,就立贤德,若都贤德,就得靠占卜了。这说明

A. 周朝仍然保留了浓厚的神权政治色彩

B. 宗法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相对完整

C. 年龄是春秋时期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遭到冲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为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集权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一部反映古代希腊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些情节在电影中发生符合历史真实情况:

①一个阿拉伯男子为躲避国内的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②公民德里希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诉

③为鼓励公民参政,公民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

④公民沃尔默迪和妻子玛丽亚一起参加公民大会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秦设置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B、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C、御史大夫管百官奏章,掌图籍秘书等

D、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 小国寡民

B. 长期混战

C. 文明程度高

D. 血缘关系密切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铲除贵族特权,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是

A梭伦

B苏格拉底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利机关是

A. 五百人议事会

B. 陪审法庭

C. 十将军委员会

D. 公民大会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实行方国联盟

B. 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 受宗法血缘影响

D. 实行分封制.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 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 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 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 发生在顺治时期

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

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 贵族制和民主制

B. 贵族制和平民制

C. 君主制和寡头制

D. 寡头制和僭主制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A. ①②都正确

B. ①②都不正确

C. ①正确②错误

D. ①错误②正确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天人合一

B. 皇权至上

C. 大一统

D. 法治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先后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逐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

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清朝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的管理与统治,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

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②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③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军事打击

④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 明清的君主专制

C. 浅议"焚书坑儒"

D. 清代君主制制度的强化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 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 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 改变选拔官吏的方法,实行八股取士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 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 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 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D. 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详细信息
54. 难度:中等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 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 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 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 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 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 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促使古希腊人民主意识形成、产生的因素有。

①古希腊海外贸易频繁

②古希腊工商业比较发达

③城邦国家面积狭小,人口不多

④古代希腊半岛邦国林立,竞争激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8. 难度:简单

在古希腊城邦里,享有完整公民权的人需具备的条件包括

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

拥有一定财产

能自备武装服兵役

成年男子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的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

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

②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出任法官

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

④伯利克里发放“观剧津贴”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60. 难度:中等

古雅典历史中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B.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著派别之争

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著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6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材料二文武将吏,植自署里,贡从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自秦始王垂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垂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顿烦(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穗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详细信息
62. 难度:中等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材料二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2)材料二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政治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