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与下表内容相符合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宗法制
|
2. 难度:简单 | |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就重视寻根祭祖活动。与这种传统习俗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
3. 难度:中等 |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
|
4. 难度:简单 | |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
5. 难度:压轴 | |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 贵族生活腐化 B. 血缘色彩浓厚 C. 社会等级森严 D. 音乐发展迅速
|
6.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
7. 难度:简单 |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 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明晰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 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
|
8. 难度:简单 | |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
9. 难度:简单 | |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哪一变化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
10. 难度:中等 | |
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皇位世袭 B. 皇权至上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帝独尊
|
11. 难度:简单 |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 C. 枢密院 D. 军机处
|
12. 难度:中等 | |
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表,从秦朝九卿到唐朝六部职能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进 B. 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转变
|
14. 难度:简单 | |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
15. 难度:中等 | |
明初,中枢机构设置结束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 A. 直接对皇帝负责 B. 受命于殿阁大学士 C. 隶属于军机大臣 D. 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
16. 难度:简单 | |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直接促成军机处成立的原因是 A. 筹划西北军务 B. 保持机密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加强君主专制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 简:机构精简 B. 速:办事效率高 C. 开:决策的开放性强 D. 专:皇帝乾纲独断
|
18. 难度:中等 | |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 考规范愈加严格 D. 君主名号不再避讳
|
19.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
2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 材料四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
21. 难度:简单 | |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明)于慎行《读史漫录》 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制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运作程序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他们的职权有何差异?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