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衡水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B. 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C. 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D. 纲常为主、刑法为辅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 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 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 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 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 教育思想

B. 农本思想

C. “民本思想”

D. 重农抑商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A.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 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 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 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 儒学已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 士人政府的确立

C. “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D. 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清代的赵翼认为:“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的原因是

A. 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的影响

B.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思想的作用

C.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观点的启蒙

D.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种形象,其中神化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 汉朝和隋唐时期

B. 汉朝和宋明时期

C. 隋唐和宋明时期

D. 隋唐和晚清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重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

①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②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

③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④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主张“破心中贼”,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 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 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C.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D.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 程朱理学的盛行

C.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 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政府治国严谨

B. 世风每况愈下

C. 儒学地位衰落

D. 理学摧残人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曾发表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

A.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B. 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C.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本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

A. 反对政府对粮价的干预

B. 主张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C. 主张工商皆本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这一成就

A. 奠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

B. 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

C. 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

D. 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A. 注重实验

B. 理论探究

C. 适可而止

D. 注重实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可能见到

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③关汉卿的《窦娥冤》

④曹雪芹的《红楼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 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活字印刷术的传人

D.近代教育的发展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放浪不羁,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接待宾客时故意穿破衣烂衫,“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时,故意不拘礼节,“狐蹲牛饮”;更有甚者,客人来访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美其名日“通达”。魏晋时期出现的以上行为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①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②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③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

④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这说的是

A. 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 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 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 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度众生的观世音、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    )

A.儒家至尊的地位被打破      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

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唐诗、宋词、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概括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4)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宋朝时期我国思想文化高度繁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宋朝的发展情况。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主流文学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