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 实行分封制

B. 进行封建改革

C. 实行宗法制

D. 任人唯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耕牛

C. 土地和人口

D. 人口和铁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 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 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了齐国,你

A. 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 可以在齐国领地内征派赋役

C. 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

D. 不可建立自己的军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财产

B. 地域

C. 信仰

D. 血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颁布秦律,严刑酷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用泥制陶的事实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全面分析画面内容,下面两幅图可以反映出秦始皇

①统一货币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统一车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

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④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 负责管理军事

B. 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 执掌群臣奏章

D.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

A. 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B. 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

C. 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

D. 加强政府的办事效率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

A. 尚书-----中书-------门下

B. 尚书-----门下-------中书

C. 中书-----门下-------尚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 召开政事堂会议

B. 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 以六部分割相权

D. 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 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 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 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不包括

A. 有利于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

B. 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关于元朝的行省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B.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C.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D.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A.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 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与村

C. 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 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和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彻底改变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秦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的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检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相互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决,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明朝内阁地位的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除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 其它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B. 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C. 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D. 其它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清朝设置军机处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这是因为

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

B. 内阁名存实亡

C.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D. 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亚里士多德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 全体奴隶主

B. 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 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 疆域最辽阔

B.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经济最繁荣

D. 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B. 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 代议制民主

D. 直接民主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2012年6月18日,希腊新一届政府选举尘埃落定,为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带来一丝曙光,但也引发民众抗议,他们高呼:“古雅典和现代希腊从来没有实现真正民主”。下列能佐证“古雅典没有实现真正民主”这一观点的是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

B. 采用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

C. 民众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可审查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D.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 维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B.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 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B. 民主不仅仅限于男性,妇女也同样享有

C. 不利于雅典政治经济的发展

D. 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查士丁尼新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 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十二铜表法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确切的说法是

A. 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B. 覆盖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C. 波及罗马帝国周边邻国

D. 渗透罗马共和国各个角落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急,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拟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朝代

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2)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朝代

制度

选官标准

西周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