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礼法并重

C. 仁政德治

D. 礼治为先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黄老之学被推崇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 倡导重德修身

B. 适应皇权的需要

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B.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C. 强调地方应该拥有一定自治权

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 抗清斗争高涨

B. 宋明理学兴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方思想的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A. 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 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C. 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C.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B. 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 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D. 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420—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的设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开有照射进来的窗洞(下图)。该设计反映出

A.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前途

B.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的地步。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

A. 儒学神学化、宗教化    B. 理学社会化、世俗化

C. 公平公正社会价值    D. 戏曲可以体现真实历史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 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B. 宋代理学影响

C. 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定型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A. 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 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

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

D.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A.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

B.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D.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的回应;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的认识正确的是

A.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B.分歧主要是实行人民主权的途径

C.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D.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该题材的盛行折射出(   )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 市民阶层的扩大

D. 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浙江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凡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林散之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清明上河图    C. 墨兰图    D. 天王送子图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 理念是万物本源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A. 《诗经》

B. 《离骚》

C. 《窦娥冤》

D. 《儒林外史》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他得知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

A.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B.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 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当时有些欧洲人说,中国风格已控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不久恐怕连基督教堂上的装饰也将加上金龙和宝塔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A.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B. 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 西方尊中国为“天朝上国”

D. 中西科技差距日益拉大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材料一 中国人在道德和政治经济学、农业、生活必需的技艺等方面已臻于完美境地,其余方面的知识,倒是我们传授给她们的;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她们的学生了。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二 应该看到,科学和艺术在中国没有任何进步,这个民族既无高大的建筑,也没有美丽的雕像,更无诗歌、音乐、绘画和雄辩术。           

——狄德罗《狄德罗全集》

(1)孔子思想的有哪些?

(2)伏尔泰和狄德罗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有何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

材料二西塞罗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西塞罗对今天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