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9月第二次半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专制制度

B. “罢黜百家”

C. “三教合一”

D. 程朱理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 孟子的“仁政”

B. 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 君权神授

B. 德主刑辅

C. 天人感应

D. 三纲五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 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 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 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 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 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 实用技术发达

C. 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①反对正统

②抨击神权

③离经叛道

④男尊女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导致“尊君”和“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C.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D.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的“不可忍”主要基于周朝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王位世袭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服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该言论反映的是

A. 孔子的“为政以德”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朱熹的“格物致知”

D.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 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改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讲,大多为百姓而“鸣”,只有一家为统治者而“鸣”,它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

A.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B.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哲留下名言警句。下列名言的作者按顺序排列应为

①“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下列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A. 体现当时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 表明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态度

C. 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D. 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应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

①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②“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

③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的统治                     ④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 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D. 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 地动仪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罗盘针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111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国家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 缅怀和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B. 纪念和肯定孔子在文化上的成就

C. 宣传和实践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

D. 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应出自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李贽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A. 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 倡导重义轻利

C. 道德的重要

D. 无等级名分差别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在诸子百家中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天与人不相胜”观点的思想家对应正确的是

A. 孟子与庄子

B. 荀子与庄子

C. 孟子与墨子

D. 荀子与韩非子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朱元璋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句子,被删掉的应该是(   )

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该学者是

A. 裴秀

B. 郦道元

C. 沈括

D. 徐霞客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2010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5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A. 指南针的应用    B. 造纸术的应用

C. 火药的应用    D. 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

A. 文人画

B. 山水画

C. 花鸟画

D. 壁画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电影《英雄》中,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表示要统一使用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A. 小篆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主要说明

A. 戏曲只流行于民间街坊之间

B. 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 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D. 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A.

B.

C.

D.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

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A.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 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 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 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 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 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 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

景,这位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 忠勇正义

B. 奸诈狡猾

C. 凶猛残暴

D. 刚正不阿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B. 特别讲究布局构图

C. 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D. 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A. 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 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 没有反映地主阶段的利益

D. 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社会条件

A. 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 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 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 教育日益普及

 

详细信息
54. 难度:中等

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曾写道:“多么可悲,西方人也许应该感到羞愧,——竟要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他在公元前600余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自他之后,普天下有谁提出过更好的行为准则?”伏尔泰提到的这位智者应该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详细信息
55. 难度:中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下列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B. 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C.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D. 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孔子的主张的是

A.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B. 以德治民,不要刑罚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详细信息
58. 难度:中等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神舟7号”飞船利用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推进技术,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 汉朝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0. 难度:中等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6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

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材料五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六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材料一到材料四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请分别概括出其侧重点。

(2)材料五、六在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材料五、六,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详细信息
62. 难度:中等

法国历史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