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复合陶范铸造鬼斧神工的青铜礼容器和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考古发掘出夏商时期大量的青铜爵、鼎和箭头,意味着这种技术成果主要体现了统治者

A. 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

B. 征服自然和扩大统治区域

C. 提高贵族宫廷生活品质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利用神权的力量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报道,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创下历年新高,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 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D.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公民到狄奥尼索斯(“葡萄酒神”)剧场看戏不仅不用买票,还享有观剧津贴。同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一样,该剧场还是雅典城邦主要的辩论场所之一。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剧场成为新的政治机构    B. 城邦活动深受宗教影响

C. 公民生活具有政治色彩    D. 民主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详细信息
4. 难度:压轴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上述材料表明

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罗马法主要调整人际关系    D. 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说:“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下列史实符合亨廷顿这一说法的是

A. 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D.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 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 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表明:

A. 美国民主制度有很强的普遍性    B. 联邦宪法如艺术品不实用

C. 各国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国情    D. 联邦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史学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见,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巴黎工人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B. 无产阶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C. 巴黎公社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D. 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是列宁对十月革命的基本设计。十月革命后,最能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颁布《和平法令》

D.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24日,美国前驻沈阳总领事瓦尔德,由于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专政机关逮捕。美国曾以它的外交官被捕为由,给新中国施加压力,封锁了从上海到华北的海上运输线。但新中国坚决依据自己的法律予以处理。11月21日,瓦尔德被判6个月徒刑,12月7日,被驱逐出境。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不结盟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51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 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将重大国际关系绘制成下图,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 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B. 一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1946年)

材料二: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它们摆脱关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材料一中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应对这一“特殊时代”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囯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是一种圈层结构,它以中原地区为核心,不断向外部空间进行扩展。从秦汉到明清,圈层结构经过两千年的空间扩散,外部达于自然边疆,内部结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核心—边缘—边疆的圈层梯度分布,行政管理层次上的政区、城、镇、乡村的等级系列……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模式。

——摘编自姚晓瑞《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

解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史实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536年,子产在多项经济政治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公布了新制订的刑书。

《左传·昭公六年》载:“三月,郑人铸《刑书》。”杜预《注》:“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刑辟:刑法、刑律),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

公元前513年冬,晋铸刑鼎。

孔子对晋铸刑鼎予以猛烈抨击:“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铸刑鼎的背景以及影响。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所谓“度”的含义以及对晋铸刑鼎予以猛烈抨击的理由并简要评析孔子、叔向的观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