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A.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D. 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
2. 难度:中等 | |
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
3. 难度:简单 | |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 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B. 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 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D. 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
4. 难度:中等 |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
5.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6. 难度:简单 | |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中国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御河东路更名为Rue Meij(明治路)、洪昌胡同改为Rue Verbiert(南怀仁路)等。以下哪次侵华战争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因果关系?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
7. 难度:简单 | |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定国是诏》 D. 《海国图志》
|
8. 难度:简单 |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这种“没有理性”的民族主义的最典型代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9. 难度:简单 | |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五卅运动
|
10. 难度:中等 |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 A. 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B.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
11. 难度:简单 | |
有爱国人士指出“今日的国民党应该挺身出来,找寻那些呼唤的声音,去宣传去组织,树起旗帜来让民众﹣﹣反抗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的民众,是工人、是学生、是农民、是商人,都集合在国民党旗帜之下,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下面最能体现该讲话精神的是 A.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以俄为师”的提出 C. 西安事变的爆发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12. 难度:中等 | |
观察图片,下列两次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A. 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B. 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 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13. 难度:简单 | |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凇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这段话表明( )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正面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唯一战场 D.国民党军队终始是八年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
14. 难度:简单 | |
“决战鲁西南,直插鄂豫皖,突破包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这首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
15. 难度:中等 | |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16. 难度:简单 | |
1992年上映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后,为讨个“说法”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判刑。以下对这部电影所反映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②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该谈话( ) A.体现了回避历史但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B.是“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C.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D.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
18. 难度:中等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订、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 “把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
|
19. 难度:简单 |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事件是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参加亚非会议 C.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20. 难度:中等 | |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方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A. “三个世界”的划分 B.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D.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21. 难度:中等 | |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2013年1月,土耳其提出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上海合作组织( ) A.体现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外交模式 B.是亚欧国家多方合作的政治集团 C.是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是大国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
22. 难度:中等 | |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轮番而治 C. 君主专制 D. 代议制
|
23. 难度:中等 | |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 平等社会 B. 等级社会 C. 民主社会 D. 专制社会
|
24. 难度:简单 | |
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下列表述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25.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特点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克服王权的专制,使议会为权力中心 D.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
26. 难度:中等 | |
“各种政治势力终于从1789年革命到此时近百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角逐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吸取了教训。极端的、激进的政治斗争形式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适度的退让和妥协才是共存之道。”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该国确立了 A. 君主立宪制 B. 联邦制 C. 共和制 D. 无产阶级专政
|
27. 难度:中等 | |
恩格斯指出:“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是指当时的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俄国
|
28. 难度:中等 | |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治趋势。”最能体现这一“政治趋势”的措施是( ) A.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严禁克扣工人工资 B.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C.限制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 D.普选产生权力机关,公职人员接受选民监督
|
29. 难度:简单 | |
某学习小组拟对如图所示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A.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历程 B. 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 C. 俄国十月革命的漫长发展历程 D. 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
30. 难度:简单 | |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D.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
31. 难度:中等 | |||||||||||||
加强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并进行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汉初,刘邦也实行了类似的制度,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材料﹣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据材料三,填写元朝地方机构和主要职能简表。
(4)材料四中形成的这一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深远意义?
|
32. 难度:简单 |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雅典民众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革命”后颁布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有哪些制度创新? (3)为实现材料三的政治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是什么?
|
33. 难度:中等 | ||||||||||||||||
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 材料三: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竞赛。……”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四: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
材料五: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进一步明确提出: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已经在美国“阳光之乡”按下了启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的按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新中国实施怎样的外交政策。 (3)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美苏两国的冷战“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这句话的?最能体现60年代美国“显示优越性的竞赛”的事件是什么? (4)“冷战”态势下美苏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美关系。请分析材料四中美进出口贸易额变化的原因。 (5)请你结合当今国际格局特征,谈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