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 “制天命而用之”
|
2. 难度:中等 | |
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 主张体谅百姓 B. 主张恢复周礼 C. 否认”天命论” D. 强调贵贱有”序”
|
3. 难度:中等 |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
4. 难度:简单 | |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
5. 难度:简单 | |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 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 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
6. 难度:简单 |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7. 难度:中等 | |
西汉初年,大臣陆贾评论秦的统治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 A. 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 B. 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C. 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 D. 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
|
8. 难度:简单 | |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9. 难度:中等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 用政治上的统一保障思想上的统一 B. 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 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10. 难度:中等 | |
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A. 民贵君轻 B. 君舟民水 C. 君权神授 D. 为政以德
|
11. 难度:简单 | |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A. B. C. D.
|
13. 难度:中等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
14. 难度:困难 |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住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外头寻。”这出诗反映 A. 孟子的“仁政”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15. 难度:中等 | |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最正确的评价是 A. 是片面的 B. 是进步思想 C. 阻碍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
16. 难度:简单 | |
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明清之际的某人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17. 难度:中等 |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18. 难度:中等 |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为邦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
19. 难度:简单 |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基于他们 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20. 难度:简单 | |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21. 难度:中等 |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2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
23. 难度:中等 | |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 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24. 难度:中等 | |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A. 主张重赏 B. 主张以德服人 C. 主张“法治” D. 主张选用贤能
|
25. 难度:中等 | |
董仲舒曾说:“孔子论经,有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这说明 A. 儒家经典被定为学校教科书 B. 董仲舒神化儒家经典 C. 董仲舒神化孔子 D. 董仲舒神化皇权
|
26. 难度:中等 |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根据下面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材料三: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路。”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4)依据材料四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材料五: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