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2. 难度:中等 | |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
3. 难度:简单 | |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
|
4. 难度:简单 | |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5. 难度:简单 |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
6. 难度:简单 | |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
7.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8.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在评价圈地运动时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 实现了英国传统农业关系根本性变化 C. 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D. 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
9.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往往借助于其他经济形式来遮掩、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外资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活动。这种“摘帽”现象 A. 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B.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C. 加大了私营企业主的投机性 D. 使国家开始承认非公有制经济
|
10. 难度:简单 | |
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A. 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 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 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
1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12. 难度:简单 |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13. 难度:中等 | |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 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 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 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
14. 难度:简单 | |
“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次思潮的局限性,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B. 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C.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D. 批判了先秦儒学的消极因素,但实质上又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15. 难度:中等 | |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古代市场长期发展缓慢 B.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 专制制度的阻碍
|
16. 难度:中等 | |
《吕氏春秋·贵公》中说:“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对以上材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学者多主张实行公有制 B.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源于战国时代 C. 商品经济决定了私利思想的产生 D. 反映了古人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
17. 难度:中等 | |
荀子《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据材料可知是荀子的 A. 天人相分的思想 B. 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 天行有常的思想 D. 唯心主义的思想
|
18.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
19. 难度:中等 | |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 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B.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C. 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 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
20. 难度:简单 | |
“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 A.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 B.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C.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 D.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
|
21. 难度:简单 | |
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A. 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 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 确立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
22.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宋明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
23. 难度:中等 | |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
24. 难度:中等 |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 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B. 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D. 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
25. 难度:中等 | |
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 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 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 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 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
26. 难度:中等 | |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 A. 发明本心 B. 致良知 C. 格物致知 D. 心外无物
|
27. 难度:中等 | |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 否认“天理”的存在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 认为“理”“欲”相统一 D. 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
2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B. 求善而不在存真 C. 缺乏理性精神 D. 落后于西方国家
|
29. 难度:中等 | |
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材料意在说明明朝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 僵化的程朱理学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
30. 难度:中等 | |
英国历史学家埃尔顿说:“历史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千万不能降低到布道者的水准;一个好的布道者必须有某种信仰,而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则必须质疑自己的信仰,并承认他人的信念也有价值。”他强调历史学家 A. 不能拥有宗教信仰 B. 运用各自的价值观进行判断 C. 应具有全面客观的眼光 D. 应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
|
31.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材料二:【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材料三“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元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 (3)依据材料三,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 材料四……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智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
32.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黄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黄仲舒传》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源由。 材料二“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
33. 难度:中等 | |
附加题: 材料一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的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二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 ——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 材料三(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藉,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