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

B.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C.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D. 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礼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生活禁忌,夏商时期发展较完备,“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周公“因于殷礼,所损差”,创立周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框架。这反映出

A. 礼是民俗的概括和反映

B. 宗教性文化向伦理性文化转变

C. 王位纷争得到制度性解决

D. 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完全确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B.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A. 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

B. 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C. 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D. 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厚葬风气盛行的重要原因是

A.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B.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导致奢靡攀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政府管理失控

C. 坊市制度崩溃

D. 土地政策调整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D.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38年6月,大臣黄爵滋上奏道光帝严禁鸦片。道光帝将此奏折下发各地将军督抚,令其“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不久,收到29份议复奏折。检视这些奏折,基本上没有提到英国,对禁烟可能导致英国的反应亦未提及。这反映了

A. 官场中结党营私现象严重

B. 鸦片走私与英国政府无关

C. 盲目自大,对世界形势不了解

D. 地方大员都反对严禁鸦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清政府于1884年在天山南北地区改军府制为州县制,建新疆省;1907年又将被满人视为“龙兴之地”的东北三个将军辖区改为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并相继启动蒙古建省和西藏改制,只是尚未完成,清王朝即寿终正寝。上述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说明清末统治者

A. 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的侵略

B.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增强

C. 仍有扩大统治区域的意图

D. 通过巩固边疆以抵制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

B. 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C. 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

D. 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

A. 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 否定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C. 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D. 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社会性质的转型

B. 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C. 政府的支持

D.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C.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一20、歼一10C.红旗一22等六款新型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

A. 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

B. 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

C. 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

D. 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斯东说:“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里的“使命”就是履行苏格拉底的理念。该“理念”是

A. 法律至上

B. 美德即知识

C. 怀疑神灵权威

D. 追求民主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A. 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 理性、公平、重证据的精神

D.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B.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

A. 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

B. 英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 法国共和政体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的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变化”是在

A. 18世纪晚期

B. 19世纪晚期

C. 19世纪前期

D. 20世纪中期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那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年代起

开眼看世界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5年

开始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