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该图是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50年——3550年文化遗存中的宫殿复原图。它可以从一个角度印证传说中 A. “家天下”的出现 B. “公天下”的昌盛 C. “邦国制”的产生 D. “大一统”的形成
|
2. 难度:困难 | |
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 A. 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 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 C. 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 D. 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
|
3.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立中朝 ②设置节度使 ③设立通判 ④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④
|
4. 难度:简单 | |
《朱子语类》写道:“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种分工体现了 A. 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 B. 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废除丞相之后的新举措
|
5. 难度:困难 | |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行省制
|
6. 难度:中等 | |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7. 难度:困难 | |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 A. 政权发生更替 B. 社会形态转变 C. 文化途径迥异 D. 国力对比变化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9. 难度:困难 | |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 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 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 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
10.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 和平崛起 B. 武力掠夺 C. 制度创新 D. 民主强国
|
11. 难度:困难 |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是同时代的皇帝。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 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 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英王统而不治 D.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
|
12. 难度:简单 |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 美国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 B. 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 C. 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 D. 主张继续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
13. 难度:中等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法国众议院由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直接民主 B. 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 法国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D.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
14. 难度:困难 |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站在西方立场上作出的结论 B. 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 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D.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
15. 难度:困难 | |
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 ) 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 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
|
16. 难度:困难 | |
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A. 力图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B. 小农的保守意识 C. 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合 D. 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
17.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西方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其信息包含 ①讥讽清朝腐败无能 ②策划共同瓜分中国 ③反映列强侵华野心 ④同情中国所受遭遇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在评论某场战争时指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此后,中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场战争与下列战争形势图相符的是 A. B. C. D.
|
19. 难度:困难 |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 太平天国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20.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
21. 难度:简单 | |
下面画报封面及说明,你认为这一组漫画指明了 A.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B. 当时农民运动的革命对象和目标 C. 国共合作存在的隐患 D. 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
22. 难度:困难 | |
下图反映了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B.共产党坚持在中心城市开展武装斗争 C.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23. 难度:困难 | |
毛泽东的诗词描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画面。下列诗词与下图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是 A.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D.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24. 难度:简单 | |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和平建国问题 B.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D.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
25. 难度:困难 | |
丰子恺认为“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创作于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一幅诙谐而又意境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②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③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④表现了内战爆发后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
26. 难度:困难 | |
在马克思墓碑上刻着一句著名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在19世纪70年代的典型表现为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
|
27. 难度:困难 |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28. 难度:困难 |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29. 难度:简单 | |
“(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作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是指 A. 马克思主义诞生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的十月革命 D. 新中国的成立
|
30. 难度:困难 | |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殖民体系的崩溃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
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选官的标准也各有不同,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32. 难度:简单 | |
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 B.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 C.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 D.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
|
33.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②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③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④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
34.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运动有很多缺点,如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大肆封王赐爵,封建等级森严等等。但它却被列入近代民主革命的范畴,原因可能是 A.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B.它将斗争矛头指向了清政府和列强 C.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它颁布了《资政新篇》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他们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
36.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 慈禧 B. 孙中山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
37. 难度:简单 | |
唐朝在西北边疆设羁縻府州,元明在西南地区采用土司制度,延至清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同时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便形成了“苗疆、回疆、蒙古、西藏”几大自治区域。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建立起系统完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指导思想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成功结合 C.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
3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帝国主义之间互相争夺殖民地,他们假借跟我们的矛盾来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调整对外关系的政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当时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主动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
39. 难度:简单 | |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说明 A.两党都支持国家统一 B.国民党是台独的主要力量之一 C.“一个中国”原则是国共两党的主要分歧 D.国共两党矛盾不可调和
|
40. 难度:简单 | |
“社会主义”一词在马克思以前就已出现,近代以来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流派有三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改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20世纪初,他们分别在俄国、英国、德国得到了实践,这反映了当时 A.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各国广泛出现 B.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C.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 D.国际工人运动正走向联合
|
41. 难度:中等 | |
政治治理是门大艺术,古往今来的政府都在探寻更高效、更合理治理模式。 材料一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
42. 难度:中等 |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代统治者都重视汲取前代兴亡的经验尤其是教训,但都很难改变“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宿命。 孔子说“过犹不及”,在汲取前人教训时尤其如此。 请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为例,举例论证。 (要求:案例合理,论证有力,不少于两个案例。)
|
43. 难度:困难 | |
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都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牵涉中国的国家利益。纵观历史,美国的对华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GDP的首强,有资格进行国际规则游戏了。……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东方事务,它占领了菲律宾以至西太平洋,并开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但美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又是个军事小国,所以美国进入中国的政策视野并成为可以依赖的国际力量,从国际关系政策角度来讲还是在这个之后。 ——金灿荣等《中国人是怎样看美国的——一个历史的考察》 材料二(1931年)是年一秋期间,胡佛先生全神贯注于全国所依赖,筹划大规模建设计划之重任,在此情形之下,以应付世界对面新危机之时间与精力,所余自属有限,素报不受他国干涉之自由观念者,择于此时,已计划东三省事件之爆发实为适得其时。 ——亨利·L·史汀生《远东之危机》 材料三1941年1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这样,罗斯福在对外援助方面就拥有了广泛的权力。……根据美方统计,战时美国对华贷款为6.9亿美元,按《租借法》给予的军事援助为8.257亿美元。美国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陈纳德指挥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和史迪威主持的培训和装备30多个中国陆军师。即为了联合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 ——薛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四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府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内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在三四十年代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