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按周礼,天子用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而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春秋时期,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季氏财力雄厚    B. 卿大夫势力强大

C. 季氏越级夺权    D. 分封制趋于崩溃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表明了先秦时期

A. 周王天下共主

B. 政权借助族权

C. 皇权至高无上

D. 社会分工明确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 “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

C.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D. “周王——士——卿大夫——诸侯”的等级序列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 完全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 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A. 弘瞻对封建等级的漠视    B.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    D. 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

B. 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 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历史上时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郡国并行制

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军机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如陕西曾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用泥制陶瓷的事实

D.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历代名臣奏议》认为元朝的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历史学家钱穆认为“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央政府”,由此

A. 享有诸侯国的特权

B. 与中书省地位平等

C. 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

D. 长官不由中央任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太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 突出个人功业

B. 承袭华夏传统

C. 宜扬托古改制

D. 标榜君权神授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太祖朱元璋为解决丞相专权而废除丞相制度,由一些低级别的翰林学士协助处理政务,给皇帝提供建议。明成祖以后,由于继任皇帝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内阁成员的权力开始扩大,有了票拟的权力,并开始出任一些高级官职,内阁成为明朝统治的核心机构。由此可见明朝的内阁

A. 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B. 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C. 已经成为正式机构    D. 地位和权力有所上升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废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置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雍正时期,朝廷将边疆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即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被废除,改成由中央政府派任流官管理。这一做法(  )

A. 不利于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    B.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制

C.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大大扩张了清王朝的统治疆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材料表明军机处

A. 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B. 封闭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

C. 权力很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D. 官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观察下面漫画,它反映了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一场侵华战争: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西方人在一边袖手旁观。判断通过这场侵华战争,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A. .东南沿海五口通商

B. 允许在华设厂

C. 可往内地游历、传教

D. 在北京设使馆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 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    B. 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C. 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    D. 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客观上有一定积极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 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开始走向近代化

C. 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D. 专制君权受到冲击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 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C.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 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论述了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经历者的义和团和神话化的义和团。这表明作者

A. 全盘质疑义和团运动的真实    B. 认为神话化的义和团毫无价值

C. 多视角多途径研究历史问题    D. 肯定亲历者的资料都真实可信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很多主张立宪的人士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纷纷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 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C. 中国人民彻底认清清政府的本质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面是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一封信。毛泽东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他

A. 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D. 组织正面战场抗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上方印有1942年,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 国民党军队开始消极抗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根本上表明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

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D. 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出:在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举措凸显出

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D. 中国长期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

A. 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

B. 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 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

D. 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4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9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A. 国民党坚决抗战

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C. 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 第二次国共合作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后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压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一项有关周秦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阅读下列材料。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被革职留任,仍统帅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仅仅坐守而已。日舰在大连湾云集,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新败,奉令不许出海迎敌。丁汝昌怕北炮台不能坚守,命令卸大炮机件以归,以免资敌,被炮台清军将领拒绝。不久,日军进攻,北炮台果然失陷,守将逃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巨炮俯击港内兵舰……海军水手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丁汝昌乞生路,刘公岛中大乱。清军聘用的洋员想投降,以安众心,丁汝昌拒绝投降。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露刃胁迫丁汝昌,丁汝昌服毒自尽。诸将推洋员假冒丁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时的战场形势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