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24年,孙中山曾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的关键是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联合地方实力派 C. 建立责任内阁 D. 唤醒民众进行国民革命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 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 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毛泽东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井冈山斗争》 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1940 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这种观点的依据主要是该文章 A. 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纲领 B.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 系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5. 难度:简单 |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界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最深远的影响是 A.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 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 C.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
6. 难度:中等 |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面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
7. 难度:中等 | |
1979年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成为新时代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领导粉碎了“四人帮”,结束文革 B. 赞成“两个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回归实事求是,规划改革开放 D. 主张“一国两制”,解决统一问题
|
8. 难度:中等 | |
《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八五”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 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C.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D. 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
9.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 A. 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B. 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C. 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D. 八大、十二大、十五大
|
10. 难度:简单 | |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投身国内建设 B. 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C. 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
11. 难度:中等 | |
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后提出 B. “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 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
12. 难度:简单 |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子女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
13. 难度:中等 | |
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 智者学派 B. 苏格拉底 C. 马丁·路德 D. 莎士比亚
|
15. 难度:简单 | |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 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 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 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两位人物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 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C.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 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
17. 难度:中等 | |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 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C. 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 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
18. 难度:简单 |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 B. 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 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 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
19.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列三幅艺术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B. 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C. 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D. 都表达作者对至高无上神性的赞美
|
20. 难度:中等 | |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该材料 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向天主教会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C. 冲击了中世纪的王权 D. 倡导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
|
21. 难度:中等 | |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
22. 难度:简单 |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 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C. 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 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
23.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 达尔文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爱因斯坦
|
24. 难度:简单 |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 A. “因行称义” B. “因信称义” C. 《九十五条论纲》 D. “先定论”
|
25. 难度:中等 | |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A. 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 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 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 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26. 难度:中等 |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A. 15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B.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宗教是迷信” C.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 D.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
|
27. 难度:简单 |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它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28. 难度:简单 | |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 古希腊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
29. 难度:中等 | |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左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
30. 难度:简单 | |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学说的共同点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31. 难度:中等 | |
之所以说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因为 A. 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B. 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C. 是在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D. 是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
|
32. 难度:中等 | |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 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 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 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 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
33. 难度:中等 | |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优胜劣汰的思想影响着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 ④为中国的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34.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 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 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 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 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35. 难度:中等 | |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
36. 难度:简单 | |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 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37. 难度:简单 | |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 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 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 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 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
38. 难度:中等 | |
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 哈维 B. 拉瓦锡 C. 道尔顿 D. 拉马克
|
39. 难度:中等 | |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蒸气机广泛应用的最大影响是 A. 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 B.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C.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 引发了第一次能源革命
|
40.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情景作了很好的比较。下列关于这两种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恬静的农耕文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B. 两种文明的生产动力相同 C.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演进 D. 工业文明进一步加深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程度
|
41. 难度:中等 | |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
4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1950年左右,煤炭大约占总能源的一半,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提升至30%。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已经颠倒过来。”造成石油和煤炭比例发生颠倒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 B. 石油开采与加工工业的发展 C. 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D. 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
43. 难度:简单 | |
列两个科学巨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B.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C. 两人都对科技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D. 两人的重要贡献在本质上一样的
|
44.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 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
45. 难度:简单 | |
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46. 难度:简单 | |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 缓解了人口压力 B. 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 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
47. 难度:简单 | ||||||||||||||||
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通过谚语为载体的形式,来反映当时历史风貌。从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48. 难度:简单 | |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
4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情形下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内部的不统一和充满着矛盾,由于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毛泽东主要强调了什么观点? (2)在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要论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毛泽东是如何说明其观点的?
|
5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
5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脚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摘自《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其进步意义是什么?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3)关于如何才能获得“自由”,二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