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B. 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

C.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 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福建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神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神居其邦,功德显在人耳目”。在重建庙宇时将妈祖神像迁入正殿之中,而以原来居中、居左的神像陪祀于左、右,“以正序位”。以上资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 民间信俗

B. 等级制度

C. 分封制度

D. 乡土历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一体

B. 中央集权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 王-卿大夫-诸侯-士

B. 王-诸侯-卿大夫-士

C. 王-诸侯-士-卿大夫

D. 王-大夫-士-卿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 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 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长子,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 宗法传统的影响

B. 封建政府的提倡

C. 小农经济的稳定

D. 儒家思想的流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重文轻武

B. 知人善任

C. 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 分化事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下的机构时指出,“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该政治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皇帝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

A. 郡国并行制度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察举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郡守

C. 县长

D. 刺史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中期设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西汉设置刺史

C. 唐朝实行三省制

D. 宋朝设通判监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极大诱惑,吸引了无数莘莘学子,使他们“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科举制的实行

①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②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④为历朝沿用,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 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山东省简称齐鲁,起源于

A. 远古传说

B. 西周分封

C. 甲骨文记载

D. 古代地名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宋初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B. 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

C. 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D. 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防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A. 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B. 分管中央重要部门

C. 协助皇帝管理军事

D. 代表皇帝监察百官

 

四、连线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周天子弗能禁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采用了那种制度?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1)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2)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编自《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