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西藏日喀则市2017-2018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下面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B. 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诸侯——

B.周王——诸侯——卿大夫——

C.周王——诸侯————大夫

D.周王——大夫————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表明这这个机构

A.有权否决皇帝的命令             B.具有最高决策权

C.可以否决皇帝命令的草案        D.代行皇帝的职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商朝的甲骨文资料不能反映当时的 (  )

A.信仰系统  B.礼乐文化  C.制度文化   D.经济生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儒家思想正统化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专制制度的加强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负责管理军事    负责监察百官    掌管律令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

A. 察举制    B. 世卿世禄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三公九卿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察举制

A. ②③①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①④③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诸侯争权夺利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以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法国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世袭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约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A.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 刺史制的建立

C. 郡县制的推行

D. 科举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    )

A. 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赐给亲族、功臣,并封侯

B.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带兵随从周王作战

C. 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 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王纳税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庭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责细化,各负其责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烽火戏诸侯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A.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B.认为皇权限制的重要性

C.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秦汉时期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廷议制度和监察制度。其中廷议制度规定: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定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

A. 中央集权制完善    B.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 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 议会制初步建立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微差些”的是

A.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清朝设置军机处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 《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 《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 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 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财产

B.地位

C.信仰

D.血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A.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诸侯和官员的任命,实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的世官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官员产生的主要途径。 

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形成时间及弊端。  

(3)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赞美科举制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史记》中记载,“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宋史》中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请回答: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1)结合史实,说明制以及制的继承与发展情况。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汉高祖建汉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什么教训?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汉代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3)请回答:明太祖朱元璋从秦朝灭亡中吸取了什么教训?你同意材料中明太祖的看法吗?请进行简要分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