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8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A. 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

B. 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 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D. 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荀子·富国篇》中提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礼法并用缓和阶级矛盾

B. 礼乐并用维护儒家思想

C. 礼法并用维护封建等级

D.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下列有关这一时期历史的叙述正确是

A. 确立了察举征辟制

B. 经济重心转移完成

C. 冶铁业采用灌钢法

D. 儒佛道“三教”融合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据唐史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磨行、磨家大量出现。工部侍郎李栖筠“置私碾百余所,以收末利”。“京畿百姓多以麦造面,入城贸易”,这反映出唐代

A. 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争利

B. 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C. 粮食加工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

D.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元朝时,科举制经历了先废除后重建的过程,实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按程朱理学的观点答题。这反映元朝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完全融合

B. 重视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C. 削弱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功能

D. 致力于提高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货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出现分解的趋势

B. 政府专卖制度有利于民生

C. 城市消费主导经济的发展

D. 城乡生活方式逐渐一体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乾隆帝此举的意图是

A. 制造文字牢狱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歧视汉族士人

D. 确立皇帝独尊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此恰当的评价是二者都是进步思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历史评价都是主观评说

B. 二者思想主张作用相同

C. 二者都是地主阶级士人

D. 评价置于其体历史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839,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A. 主张平等商贸往来

B. 抵制西方惊夺原料

C. 讲究禁烟策略手段

D. 文化封闭性的观念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下表中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压制商业活动

B

现代化

在我国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化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统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倾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以下漫画反映的是1937--1949年国民党统治区100元法币购买力的变化情况:

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B. 战争导致财政支出剧增

C. 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D. 主流货币材质的改变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

时间

概况

1874-1889

清朝封疆大吏为海防、漕运计主张修筑铁路;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兴建吴淞铁路;清政府一方面赎回并拆毁了吴淞铁路,另一方面又允许了作为运煤工具的唐胥铁路的修建,以及孤悬海外的台湾省铁路的兴筑,并由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兼领铁路事亨宜。

1889——1903

清政府宜布兴办铁路,制定了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政策,批准设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芦汉铁路、粤汉铁路、关东铁路、沪宁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借债兴筑;同时,西方列强强行在中国修筑东省铁路、胶济铁路、滇越铁路。

1903——1911

清政府颁布《铁路建明章程》、允许华商集股筑路,由此各省铁路公司纷纷创设,修筑有潮汕铁路、津厦铁路、新宁铁路等民办铁路;1911年清政府以铁路干线国有为名,收回铁路修筑权并出让给外国列强。

1912——1928

北洋政府宣布遵守成例,完全取缔民办铁路,继续借债筑路,在其统治期间,年均建成铁路212.4公里,逊于清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

1928——1949

国民党政府在:振兴实业”的旗号下制定了铁道建设计划和中外合资筑路政策,浙赣铁路、粤汉铁路、陇海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和钱塘江大桥、南京铁路轮渡等重要铁路工程相继建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一方面在中国东北和台湾擅自修筑大量铁路,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关内大肆破坏铁路和利用铁路扩大侵华战争,至(全面)杭战初期,关内铁路23%被毁。

 

 

——根据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修建铁路态度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时期我国铁路建设的看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在“沉沦”时期存在着“上升”因素,“上升”时期也存在着“沉沦”因素。在“沉沦”与“上升”中,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经过了1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的新中国。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沉沦”与“上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此时,豪商大贾们却“乘上之急,所卖必倍”,“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有“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操纵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豪商大贾们却“乘上之急,所卖必倍”,“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有“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操纵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

在桑弘羊主管全国财政的时期,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令各郡国把应当缴纳的贡斌都按照当地市价,缴纳当地出产的土特产,由各地均输官组织运输工具,根据物资供需情况,或是运往京师,或是运往缺乏该项物资的地区出售。过去各地缴纳贡赋都是自备车辆或是雇商人的车辆运往京师,往往运费高于所运物资的价格;而且由于各种物资都集中京师,供过于求,而有的地方缺乏该项物资,却是供不应求,商人乘机牟取暴利。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在京师设立平抑物价的机构,它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和车辆等器物,都由大农(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供应。由大农所属诸官把全国各地输纳的货物集中起来,作为资金(本钱),物价上涨时卖出,物价下跌时买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概括桑弘羊财经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财经改革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