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A. 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 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 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871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 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 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 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等等。巴黎公社的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

②人民民主

③人民公仆

④工农联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一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A. 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B. 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C. 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C. 开辟了苏俄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D. 为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新案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国民党党员在中央公务员中所占的比例表(资料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该表说明

A. 国民党以党治国就是党员治国

B. 抗战以前国民党员垄断了全部政治资源

C. 国民党政权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民主性

D. 抗战期间进入该政权体系的中共人士增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他把中国共产党提高到了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批驳了所谓中共不过是从属于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的局面开创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罗家伦在《凯歌》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涨,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大约半小时之后,北平严冬夜晚的静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一记述主要反映出

A. 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B.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

D. 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下列文献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邓小平在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

D.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 甲、丙、丁

B. 乙、丙

C. 甲、乙、丁

D. 丙、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 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

D. 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下列对90年代出现的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分析错误的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

C.中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境

D.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案是由英国等26国提出的

B.是美国支持的结果

C.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D.中国同意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最突出特点是

A.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B.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

C.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D. 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世界体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放弃“一边倒”政策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 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B. 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发表了题为“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的著名演讲,这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联合国成立大会

D.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 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

B. 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他所说的“改变世界”当指

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

B.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

C.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D. 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比预计的要低得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经济互助委员会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A. 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 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 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D. 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标志是什么?中国在50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先后参加了哪两项重大的外交实践活动?

(2)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而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答题示例:因素:①中国的振兴②……)

(3)试结合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表现,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问:有人依据材料中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