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

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            B.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

C.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该是指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D.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

景,这位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 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 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 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 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 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 孟浩然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 国家政策的影响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元朝的高压统治

D. 科考功名的需要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

D.卓越非凡,鹤立鸡群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琅玡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 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 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 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明夷:六十四卦之一,离下坤上,象征政治的黑暗时代,君子的忧患时代),说明他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抱道君子,而非传统政治体系的掘墓人。就你对其人其事其时的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他是儒家学说的批判者而非背叛者

其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

明亡清兴的时局变动对其思想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刺激

其人虽然隐居却怀着强烈的安邦治国的入世愿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A. 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B. 《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D.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 不以人助天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 山水画

B. 人物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3:“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1)材料1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3)最早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2)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止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家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世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2)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以天理遏止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理学倡导的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