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与百家姓中的齐、鲁、宋、燕等姓氏起源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周礼制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①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

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皇帝制

D. 世袭制和行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①唐朝科举制度以门第出身为选材标准

②唐朝科举考试有资格限制

③统治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④唐朝科举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 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 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 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D.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 内阁掌握国家军政大权

D. 封建制度的基础开始瓦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希腊城邦公民享有比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主要原因在于

A. 城邦政体形式多样

B. 国民都有公民身份

C. 城邦经济发达

D. 实行公民政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A. 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 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的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样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取一个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了“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男子。那么法庭将

A. 进行调解

B. 宣布“休妻”无效

C. 要求男子赔偿

D. 不予理睬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 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C.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D.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其中包括

①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

②陪审法庭的监督

③陶片放逐法的震慑

④任期的限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 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 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 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 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 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 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 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A. 分权与制衡

B. 天人合一

C. 皇权至上

D. 大一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垂相给、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上述制度的优势不包括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B.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 避免决策失误及吏治腐败

D. 有利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二、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鈒的主体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D.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展示,空格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

A. 世卿世禄

B. 才能道德

C. 文化文章

D. 门阀地位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郡县刚和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和郡县制

D.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四、连线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治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劫,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钱穆所说,在政治制度上,宋之于唐基本没有变动,有变动的也是迫于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的现点。

材料三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对一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偿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来抹杀”而是“利泽长久”。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里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巡视辖区,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刺史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为:“……二条:倍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六条,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材料二美国1976年通过“阳光下政府法”,规定联邦政府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现代国家主要有预防性的廉政规范立法与惩治性的反腐立法,如美国的“从政道德法”等,还有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当今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占职位少数的政务官由党派轮流充任、占职位多数的事务官由考试录用的现代公务员制度,事务官升迁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

——节选自《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陶片放逐法与刺史制度在“谁来监督”“监督谁”“监督程序”和“监督依据”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为了达到“有权不任性”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