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是商周时代的人物,请判断哪位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B. 乙带兵攻打过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C. 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力低下

D. 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德才兼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 宋代三司制

B. 唐代三省六部制

C. 明代内阁制

D. 清代设军机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 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 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 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宋太祖没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的统治理念是

A. 分割地方权力

B. 监督监察地方

C. 发挥文官作用

D. 掌控官吏任免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情况。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

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

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0多万人

近11万人

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日本法西斯

C.日本在亚洲全面发动了侵略战争

D.日本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制之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但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是

A. 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 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秦长治久安

C. 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

D. 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40,一位回族同胞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他对抗战充满必胜把握的主要原因是(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B. 国共两党初期的抗战粉碎了日军的作战计划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大力援助

D. 中共抗日力量不断壮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提出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以后,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 祖先牌位

B. 皇帝宝座

C. 青铜兵器

D. 铁制农具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 1871:伊犁记

B. 1894:甲午记

C. 1895:台湾记

D. 1900:庚子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 “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 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当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 “军国大事,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建立宰相制度

B. 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三衙,分割宰相的财权

D. 元代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管一切政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

①列强由武力侵华到以华治华

②列强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列强的侵略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

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掀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太平年。”材料说明了义和团运动

①盲目排外

②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得到了清政府的鼎力支持

④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00年,八国联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 表明了清政府意图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说明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

A. 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普遍认可

B. 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西方列强之首

C. 表明美国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

D. 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的步骤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中约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材料三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析】
因为中国是如此执着的一个中央集权,……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则可以通过一个愚蠢的决定,阻止一切技术的进步,甚至销毁曾经的财富。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民足壮海军威。”

材料二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三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四

和议割台湾,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首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

——丘逢甲上书电报内容

(1)材料一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甲午战争的哪一次海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丘逢甲上书的背景。并说明丘逢甲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诺言的。结果如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