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 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 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
2. 难度:中等 | |||||||||||||||||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C.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
3. 难度:简单 | |
《齐民要术》提出:“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每年一易,必莫频种。其杂田地,即是来年谷资。”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提倡精耕细作 B. 适时增加肥力 C. 需要大量劳力 D. 重视兴修水利
|
4. 难度:简单 |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关于该农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适宜小面积的水田操作 B. 耕地深浅调节规范化 C. 农具构造模式长期沿用 D. 江南稻田的插秧农具
|
5. 难度:中等 | |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对夔州路的主客关系颁布的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却勒归旧处,他处不得居停。又敕:施、黔州诸县主户、壮丁、寨将子弟等旁下客户逃移入外界,委县司画时差人计会所属州县追回,令著旧业。”材料说明此时 A. 官营手工作坊匠户地位下降 B. 农民雇主队伍无法保持稳定 C. 佃农人身依附仍相当严重 D. 当时政府对人民经商限制严格
|
6. 难度:中等 | |
2017年3月9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展览再现了青龙镇人口繁盛、佛寺林立、商贸聚集的旧时风貌,也改写了上海开埠前是小渔村的说法。根据遗址出土的大量铜器、铁器、瓷器和佛像等文物判断,青龙镇出现的时期是 A. 春秋 B. 秦朝 C. 唐朝 D. 元朝
|
7. 难度:中等 | |
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B. 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C. 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D. 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
8. 难度:中等 | |
皇室、贵族、官僚、地主都可以用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造成巨量的土地集中。但是,王朝更替、宦海风波,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多产之家往往多妻妾多子孙,而再多的田产也经不起一析再析,几代之后,集中的土地又会化整为零。这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 A. 土地所有权在各阶层间的流动 B. 土地占有权的非连续性 C. 土地兼并现象呈现减弱的趋势 D. 小农经济不断受到冲击
|
9. 难度:中等 | |
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仅建康城就有佛寺500余所,僧尼10万余人,还拥有大量地产和人数众多的依附农民,寺院经营农业、商业和高利贷,所有人“皆不贯民籍”。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江南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B. 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C. 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东晋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
10. 难度:中等 | |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 B. 读书风气日益盛行 C. 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 D. 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
11. 难度:中等 | |
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A.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 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
12. 难度:中等 | |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 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D.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
13. 难度:简单 | |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A.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 海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 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
14. 难度:中等 | |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C.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D.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
15. 难度:中等 | |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设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A. 工业化限制了人们自由 B.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 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 D. 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
|
16. 难度:压轴 | |||||||||||||||||||||||||
下表反映的是1851年与1755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情况(1851年=100),这表明英国
A. 经营方式改变 B. 贫富差距缩小 C. 产业结构变化 D. 消费水平提高
|
17. 难度:中等 |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18. 难度:简单 | |
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 A.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 B. 士人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 C. “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 D. 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
|
19. 难度:中等 | |
《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这表明,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主因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 一战时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 工商界实业救国运动的推动 D. 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
|
20.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1875—1931年中国棉布供应的来源(百万平方码),关于该表说法正确的是
A. 20世纪初期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 手工织布业拥有独立的市场 C. 工厂织布的竞争力弱于手工织布 D. 手工织布产量的增加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
|
21. 难度:中等 | |
国货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发端于20世纪初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年代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30年代达到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2年)、“妇女国货年”(1934年)、“学生国货年”(1935年)、“市民国货年”(1936年)。这一现象 A. 反映出民族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B. 体现了国人具有盲目排外的心理 C. 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和觉醒 D. 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转变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 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D.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
23. 难度:中等 | |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 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B. 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 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D. 有利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24. 难度:中等 | |
民国建立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B.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
25. 难度:中等 | |
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17世纪荷兰殖民地分布图 19世纪末英国殖民地分布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英两国海外殖民地在分布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 材料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发生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争论的第一阶段,表现为防俄与防日之争,其实质是,沙俄和日本谁是中国最大的敌人。第二阶段则表现为传统与现实之争,其实质是何以救国,是固守封建礼教典章制度,还是学习西方现代文明。防日与防俄之争是表象,传统与现实之争才是实质。海防与塞防争论的结果,清政府选择了海防与塞防并重。(编者注:19世纪60、70年代以来,俄、英、法、日等国加大对我国新疆、西藏、云南、两广和台湾的侵略,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朱华《简述晚清海防与塞防争执内幕》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原因以及争论带来的影响。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兹查有三品衔商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修撰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编者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 ——《光绪政要•实业》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27.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明初沿袭元朝办法,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永乐年间,西南地区有两地土司叛乱,明政府派兵平定之后开始废除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任命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清朝雍正时期,全国统一基本实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盛世局面正在形成。同时,内地人民逐渐南迁,西南地区和内地经济上互通有无,民族融合日益加强。但各土司辖地如同一个个封闭王国,土司对土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迫,有的甚至拥兵反叛。因此,有识之士改流的呼声日益强烈。雍正帝委任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改流工作。鄂尔泰采取“剿抚并用”、以剿为主的方针,在大规模用兵告一段落后,进行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妥善安置被革土司,慎重选任新设流官;招抚避乱逃亡、胁从者,加以安置;解放奴仆,推行保甲制度;禁革各种旧制陋规;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等。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