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 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 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 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 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
2. 难度:简单 | |
地理环境与文明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孕育古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是( ) A.大河谷地 B.大陆草原 C.沙漠与绿洲 D.海岛与山峦
|
3. 难度:困难 | |
如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
4. 难度:中等 |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②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③北宋派文臣做地方长官 ④明朝废丞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
6. 难度:中等 | |
有人在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下列对此制度的说明正确的是 A.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 B. 隋唐实行科举制后促进了社会公平 C.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D. 明清加强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
7. 难度:中等 | |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 魏晋南北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
8. 难度:中等 | |
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
|
9.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
10. 难度:中等 | |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防止地方割据 B. 加强专制皇权 C. 发展地方经济 D. 扩大统治区域
|
11. 难度:简单 | |
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A. 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B. 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 C. 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 D. 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
12. 难度:中等 | |
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
13. 难度:中等 | |
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A.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 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 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D. 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
14. 难度:中等 | |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
15.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16. 难度:简单 | |
中国隋唐时期的监察、谏议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杜绝了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④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无上权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1938年7月5日,毛泽东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建议:“武汉成为敌人急切窥觎的目标,因之,我们认为最急迫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卫武汉与取得第三期抗战的胜利”。这表明了 A. 中共和国民党合作抗日 B. 日军企图占领淞沪地区 C. 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 中共准备发动武汉会战
|
18.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若生活在古代雅典,且参加每年举行的特别公民大会,其命运是 A. 被选为至高无上的皇帝 B. 被选为执政官 C. 当选为元首 D. 被判流放国外十年
|
19. 难度:简单 | |
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A.多为藩属关系 B.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C.城邦即为城市 D.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
20. 难度:中等 | |
2015年12月13日,为第二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
21. 难度:中等 | |
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
22. 难度:困难 | |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23.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 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 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 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 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抽签成为公民陪审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三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的“软件”又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要看一百二十斤奏章,不看完不休息。 请回答: (1)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B.都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