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化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C. 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 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东京梦华录》载有,北宋东京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这反映出

A. 北宋时期城市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宋代统治者推崇奢侈生活方式

C. 外来文化改交了宋代的社.会生活

D. 理学还未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出产“濮绸”闻名的濮院镇,四乡农家的经营重心已由农业转移到蚕桑丝织业,即从农业转移到乡村工业,而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这种变化表明江南市镇

A. 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已经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D. 重农抑商政策己有所松弛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康有为说:“人道……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进而升平,升平进为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

A. 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

B.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C. 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

D. 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民国初年,军队不属于国家,军权就是政权。民众只知忠于给他们衣食的官长,忠于他们同乡或同族的领袖,不知忠于国家。工商界不知民权为何物,顺民思想在其身上还有着很深的烙印。传统知识分子沉迷于古文字,思想腐旧,留学生引进各种思潮,思想分裂。这主要说明当时

A. 思想分裂严重

B. 实现民主共和的条件还不成熟

C. 民众思想落后

D. 辛亥革命没有促进中国近代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时期

总额

借款占比

清政府

18亿银元

赔款61%;实业28.7%

北洋政府

15.56亿银元

军政64.4%;实业、教育35.5%

国民政府

28亿银元

军政86.77%:实业、教育8.26%

 

 

A. 列强加大对华的商品输出

B. 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

C. 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机遇

D. 近代经济对外资依赖加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A. 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B. 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悦。……在政治方面,……‘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

A. 启蒙运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和王权

B. 宗教改革主张言论自由,强调世俗权利高于神权

C. 启蒙运动宣扬理性,挑战权威和迷信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解放了思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A. 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B. 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

C. 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D. 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这表明作者

A. 站在罗斯福一边反对法西斯

B. 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C. 担心德国纳粹思想危害美国

D. 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二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主要目的在于

A.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

B. 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

C. 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扶植德国对抗苏联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绸之路与19世纪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棋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烃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支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叶,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商人和官员采取建议、请求、利诱等各种手段试图在中国兴建铁路。尽管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官僚们看到了铁路的优越性,但出于维护主权方面的考虑,坚决反对铁路的兴建。当时清朝的官员,认为修筑铁路弊端有三:一为“资敌”,对洋人入侵国土长驱直入有利;二为“病民”,占用大量农田、拆迁民宅坟墓,破坏风水;三为“失业”,铁路修成后,沿线舟车挑夫、行栈铺房无以为生,必将聚为流寇。1876年,英美两国合伙欺骗清政府在上海修建了吴淞铁路,引发了中英矛盾,经过谈判,中方以28.5万量白银的价格,回购了吴淞铁路。1877年,清政府赎买铁路后,下令拆毁铁轨、铲平路基、推到车站。1895年清政府迫于压力宣布重建吴淞铁路,该铁路大体遵循原昊淞铁路的走向,利用大量旧路基,最终于1898年全线竣工通车。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收回并拆毁吴淞铁路的行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重建吴淞铁路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