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
2. 难度:简单 | |
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由此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 “仁者,爱人”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有教无类”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 A.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
4. 难度:简单 | |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
5. 难度:中等 | |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安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民贵君轻 ③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⑤"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 ①②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A. 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 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
7. 难度:简单 | |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
8. 难度:中等 | |
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懦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A. 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 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C. 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 D. 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
9. 难度:简单 | |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 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 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 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D. 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
10. 难度:中等 | |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发展”表现为 ①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从而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道家学说导致了汉初的社会动荡 B. 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 C. 道家学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信奉推崇
|
12. 难度:中等 | |
程颐、程颢兄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师,在其著作《二程遗书》中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该主张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 “致良知” B. “格物致知” C. “存大理,灭人欲” D. “发明本心”
|
13. 难度:简单 | |
李贽以“童心”或“真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下列是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
14. 难度:中等 | |
吕思勉说:“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作者是在强调 A. 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 B. 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C. 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 D. 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
15. 难度:中等 | |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
16. 难度:简单 |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 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 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
17.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
18. 难度:中等 | |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本”
|
19. 难度:中等 | |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中间环节、中间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新旧时代都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B.两者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C.两者都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D.两者都为反对封建神学体系作出了贡献
|
21.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 “美德即知识”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22. 难度:中等 | |
只要仔细地阅读《论语》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就不难发现二者都有其中心概念。二者的“中心概念”分别是指 A. “仁”“感觉” B. “礼”“德性” C. “仁”“德性” D. “礼”“道德”
|
23. 难度:中等 |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上述话语体现的思想是 A. 皇权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禁欲主义 D. 理性主义
|
24. 难度:简单 | |
(2017·宝鸡高二期末)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了 A. 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 B. 文艺复兴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 C. 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 D. 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
|
25. 难度:简单 | |
中世纪以来,欧洲学校的教学内容,对与神学相关的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高度重视,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内容则增加历史、道德哲学、自然、物理、地理等学科,尤其是注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与作品的研究。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 人文主义思潮萌发 C. 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D. 天主教神学的衰落
|
26.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D.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
27.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B. 两者相互推动 C. 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 D. 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
28. 难度:中等 | |
“心里相信,就可称义”。这一思想在16世纪的欧洲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下列对这场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的社会阶层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 B.从宗教角度发展了人文主义 C.有利于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D.否定宗教神学争取个性解放
|
29. 难度:中等 | |
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30. 难度:简单 | |
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 A. 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 B.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C. 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D. 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
31. 难度:中等 | |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卢梭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
32. 难度:中等 | |
康德说:“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可见,康德主张 A. 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纯粹理性批判 C. 人非工具 D. 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33. 难度:简单 | |
康德的道德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 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
|
34. 难度:中等 | |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A.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 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 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打击
|
35. 难度:中等 | |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 狄德罗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马丁·路德
|
3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比较李贽的思想与朱熹有何不同?李贽思想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如果要给以上三则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
37. 难度:中等 | |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l)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