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2017-2018高三历史周练三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A. 私营工商业发展

B. 秦朝统一全国

C. 铁犁牛耕的普及

D. 井田制的瓦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官多吏众,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禁止官员们谋私利。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这说明商鞅

A. 重点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

B. 认识到监察的模式尚有缺陷

C. 建立起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

D. 认为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A. 丝织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 汉代丧葬出现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 丝织业发展与封建礼制实现有机融合

D. 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  )

A. 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 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

C. 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 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蚊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挤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人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A. 政府“不抑兼并”

B. 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

C. 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 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这一现象说明

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

C. 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D. 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帝国修订法律,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变化

A. 旨在维护有产者的利益

B. 体现了人文意识的增强

C. 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D. 确定了保护私有财产原则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 扩大了国王权力

B. 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

C. 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 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梅森提出制订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法案》的动议,最后以10票反对、0票赞同的悬殊比例被否决。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

A. 民主力量比较薄弱

B. 首要任务是建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C. 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D. 各州政府反对人民拥有权利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它指哪本著作

A. 《资政新篇》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南京条约》

D. 《天朝田亩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淸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淸政府部分官员

A. 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

B. 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 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

D. 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A.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

B. 外国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

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某次战争后,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A. 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 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C. 中国遭到列强彻底瓜分

D. 清廷完全沦为洋人朝廷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布特赏,专利5O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O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lO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 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 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 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状况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B. 迫使政府举借外债

C. 导致金融机构破产

D. 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 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 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D. 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写道:“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内容最能表明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B. 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反对私营工商业者不法行为的“五反”运动中,提出了“违法不违法,对资产阶级是一个政治标准”的口号。这类口号的贯彻

A. 易导致经济问题的政治化

B. 扩大了新生人民政权的统治基础

C.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

D. 会阻塞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这里的“原则”主要是指

A. 建立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B. 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C. 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

D.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监督和罢免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不仅是由于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反封建

B. 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导致革命的发生

C. 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

D. 俄国革命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 二月革命时期

B. 十月革命时期

C.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 新经济政策时期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化:新政以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只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新政后政府职能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社会经济事务最好不受国家权力的干预

B. 国家权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C. 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完全颠倒

D. 政府除保护企业外,还增加了宏观干预企业的职能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一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

——摘编自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