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了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反映了(  )

A. 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C. 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

D. 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 分封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制之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行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在此作者旨在强调 (  )

A. 封建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郡县制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规定: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 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 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 禁止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旅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 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 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率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 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C. 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 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材料说明了

A. 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

B. 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

C. 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D. 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汉代谏官制度实用规范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宋人诗云:“小麦靑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螬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 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 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 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 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

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方式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  )

A. 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B.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  )

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

A. 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 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 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 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这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

A. 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    B. 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

C. 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    D. 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 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 推行抑商政策

C. 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 农民的负担较重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A.河南冶铁业发达

B.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俄国一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经判处它的死刑。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农奴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

农奴制度成为影响俄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

废除农奴制度成为俄国人的共识农奴的悲惨处境得到知识分子的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鉴于诏条部东十事》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蔽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富者田连阡陌、“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分别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造成 “士、吏、农、商”“纷纷扰扰,莫安其居”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日期的日本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捐款助剿,1853年9月清政府开始推行厘金制度。首先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其按亩起捐自2n-80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而后在扬州仙女庙、邵伯等镇米行开设厘局,“规定每米一石捐钱50文助饷”。此后,抽厘的地域迅速扩大. 1862年已基本推行于全国。厘金最初分为两种,即行厘(通过税)和坐厘(交易税),后来捐厘的名目繁多。抽取的办法,各省也有各省的规定。最初,有的省份对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来各省对转运途中的货物重复征课。“厘卡之多,犹不止于税关之数,使得弹丸之地,此去彼来,商民无所适从,应接不暇。”清政府虽多次议裁,但因其是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而未能取消。直到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将其废除。

                             ——摘编自盖海萍《厘金制度的兴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实施厘金制度目的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是普鲁士统治集团基于对周边战略环境的正确认识,为赢得军事优势,以武力统一德国而主动进行的。这次改革是对19世纪初沙恩霍斯特等人以拿破仑的军事体系为蓝本重建的普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和完善,使军队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指挥方式和指挥体制适应了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从而把普军的正规化现代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次军事改革的成功,对普鲁士1864年对丹麦、1866年对奥地利、1870-1871年对法国战争的胜利,起着重大的作用;进而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德国持续许多世纪的分崩离析的局面,实现了德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统一。改革的成功使普军成为许多国家军队效仿的榜样。

                ——摘编自程广生《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期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历史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