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沙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漕粮”是指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宋代把当时的漕粮支出分为三份,“两分在军旅,一分在冗粮”。这客观上反映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存在局限

B. 中央政府统治积贫积弱

C. 经济重心移至东南沿海

D. 经济发展呈现失衡状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华法系有个特点:法自君出、律外有法。君主发布的诏、令、诰、谕、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形式。这段评述揭示了古代中国

A. “法”大于“律”的法制特点

B. 君主、官吏的“人治”政治特征

C.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特点

D. 君主专制的社会政治特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引发了个人、民权组织乃至州政府的起诉。有数据统计,自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就职至2月3日,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其中多起诉讼都缘于这一入境限制令。这反映了

A. 联邦司法程序混乱

B. 州权主义重新抬头

C. 个人自由高于一切

D. 分权制衡政治特点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总督

巡抚

汉员

旗员

合计

汉员

旗员

合计

1837年

3

7

10

12

8

20

1864年

7

3

10

19

0

19

 

 

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

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志》、《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及见解,各抒己见。这揭示出近代民族复兴意识

A. 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B. 主要出现在近代知识界和出版界

C. 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

D. 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宋朝规定:客户(租佃户)与下等户才可以请射(开垦)荒田,规定官吏不得租种官田,规定寺观不得市(购买)民田,规定品官限外之田也要派差科,规定不得由出举而买田。据此判断,材料可以证明宋朝

A. 推行土地“不抑兼并”

B. 存在限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C.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削夺节度使地方财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说明

A.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

B.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

C.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D.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

B. 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

C. 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

D.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居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远年老,惑不从戎,即家贫破,及如故,即复盛。”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唐代

A.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B. 工商业经营获利巨大

C. 官员从事商业经营

D. 纺织业占据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10万两

山海关关税

较少

1万~2万两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上表内容表明清朝

A. 对外政策有所调整

B. 财政税收以海关税为主

C. 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D. 经济受到外国资本冲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的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吋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起,法国先后同英国、比利吋和德国签订自由贸易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反映出

A. 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已经形成

B.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影响超出欧洲范围

D. 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物质条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世纪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A. 工业成本昂贵,重工业发展缓慢

B. 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

C. 流动资本不足,工业企业投资少

D. 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835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布鲁克林和新奥尔良的煤气公司,为一些工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四十年后煤气公司达到四百多家,但街道煤气照明依然限于大城市,住在小城镇和农场的美国人仍依仗蜡烛和油灯。这反映了

A. 美国农村更注重环境保护

B. 电的广泛运用造成煤气照明的衰弱

C. 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发展迟缓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网络。上述现象反映了

A.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 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面是1873—1920年中国的进口值和机制品出口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此表信息反映了

年份

1873

1893

1903

1920

进口值

10349

23582

72130

118759

机制品出口值

180

470

11423

19694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72—73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

A. 中国贸易逆差扩大趋势

B. 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

C. 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

D. 民族工业受外国商品的排挤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下表选自杨瑞六等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进口净值

出口净值

出(+)入(-)超

1864

46210

48654

+2444

1868

63282

61826

-1456

1886

87479

77207

-10272

1888

124783

92401

-32382

1890

127093

87144

-39949

1892

135101

102584

-32517

 

 

A. 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B. 政府为增加税源积极鼓励国外商品进口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出口净值的增长

D. 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此以后”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B. “在此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

C. “在此以后”中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D. “在此以后”中国不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 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 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 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据学者统计,从1860年到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从96.8%下降到38.8%,自给率从46.1%下降到28.7%。小农家庭棉花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9.4%降至10.9%。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

A. 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孤立状态

B. 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C. 趋于破产并将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D. 与市场、商品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下表为1800年—1850年年北直隶宁津县乡镇的零售物价和银钱比价指数图,以下对表中数据解读不合理的是

A. 该地零售商品价格水平基本维持稳定

B. 该地人民的实际赋税负担愈来愈沉重

C. 鸦片走私猖獗导致银钱比价剧烈波动

D. 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西方的侵略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进口商品前5位由棉货、棉纱、煤油、糖、烟草依次变为钢铁、机器工具、交通器材、化学产品、染料颜料。这主要反映了

A. 国内市场的扩大

B. 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商品流向的变化

D. 商业资本的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40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规定私人银行不得兼营商业,不得罔积货物及代客买卖等。该办法还规定一般银行须将其存款总额的2%作为准备金,转存于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的财力更加充实。这一做法

A. 是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必要措施

B. 加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C. 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是为了准备全面抗战的需要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他们似乎在这个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

——据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

材料二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两国社会转型影响不同的原因。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源于明代中期的钱铺、钱庄、银号等金融机构,即对城乡居民及工商业经营者发放货款。到明末清初以后,由单纯的从事银钱兑换的货币经营资本,开始向高利货资本转化。其业务由银钱兑换发展到兑换、放款、存款、开发钱票、开展汇兑等多种业务。形成一个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其资本规模也得到相当的扩张,合伙制也在钱铺钱庄银号经营盛行。尤其是到了乾嘉以后,这种发展之势更加明显。清末,银行逐渐兴起,替代了钱庄。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早在13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一些富有的家庭为方便经商,纷纷设立了私人银行,如佛罗伦萨的巴尔迪银行、佩香贾银行、麦迪西银行和热那亚的圣乔治银行。在16世纪下半叶,由政府担保的公共银行开始大规模地兴建起来,1552年的帕勒莫和那不勒斯银行、1586年的热那亚银行、1587年的威尼斯银行、1593年米兰圣安布罗焦银行、1597年的米兰银行、1605年的罗马银行、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以及1619年的汉堡银行等相继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的金融制度发展。所有这些公共银行,都是储蓄或转账银行。一般而言,他们接受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货款,但都禁止向私人个体发放货款。1694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一个资本主义股份银行,它是现代银行的标志。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120万镑,向社会幕集。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

——摘编自[美国]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

(1)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的金融机构与13~17世纪西欧银行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清时期的金融机构与西欧银行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末清初,广州及其附近地区盛产棉花和蚕丝,且质量上乘,逐渐发展兴起织造业。到了清代,西关(广州城域以西)逐渐形成繁华的商贸区和居住区。晚清时期,西关住宅区内居民主要有商贾、政要、医生、教师、名伶、侨属侨眷、外商买办等。鸦片走私、禁烟运动最终导致了1840年和1856年的两次鸦片战争,广州终于由平贸易的口岸演化为国家纷争的竞技台,但广州仍然是西方资本登陆的地区之一。1845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开始在黄埔开办船厂。随后的60年间,广州先后出现过各种工厂约30家,但已远不如当时的上海……

——据邓大情《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等整理

材料二:工业革命前,英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农业发达的东南地区,尤其是英格兰南部。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向英格兰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转移。伯明翰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迅速发展起庞大现代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一跃成为当时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迅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中心,享有“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的美誉。伯明翰工业革命的浪潮引起其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促使周边地区大量的工业者、农村人口和社会闲散劳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工业革命期间,伯明翰的居民增加了5倍多。伯明翰是英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地处英国的中心位置也是运河网络的中心枢纽所在。

——摘编自姚圣《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广州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和18世纪的伯明翰在经济上的差异,并概括指出伯明翰工业化的浪潮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